深圳遍地是黄金?“鸽子笼”里男女混住只是冰山一角,深漂太心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8:17 1

摘要:有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把这当创业“根据地”,也有四十岁不到就熬成“老漂”的中年人,比起“北上广”的风光,“深漂”好像藏着更多的心酸...

一提深圳,总让人想到写字楼里的精英、华强北的老板,好像遍地都是发家的机会。

可要是钻进C公寓,才知道发家之前的日子是怎么样的:房间就五个平方,放张床、摆个书桌,转身都得侧着身。

有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把这当创业“根据地”,也有四十岁不到就熬成“老漂”的中年人,比起“北上广”的风光,“深漂”好像藏着更多的心酸...

26岁的王闯,在公寓里算是“卷王”级别的,每天凌晨两点睡,早上七点准起,除了吃饭午睡,剩下的时间全扎在跨境电商里。

房间左边墙上贴两块白板,一块画满选品思维导图,密密麻麻跟迷宫似的,另一块写着“做梦要往大的做,别嫌丢人”,字写得龙飞凤舞,透着股不服输的劲。

桌上堆着19本书,床上还压着两本,涵盖电商、营销、心理,两天啃完一本,边看边做笔记,有时候还得念出声练口才,那认真劲,比当年准备高考还拼。

谁能想到,这是他第二次创业了,上回在重庆搞虚拟货币,攒了二十来万就飘了,一头扎进币圈,结果几秒钟就亏得底朝天,还倒欠十万多。

在家躺了七天,全靠女朋友陪着才缓过来,揣着三千多块来深圳,租公寓押二付一1800,注册公司1500,就这么“重启”了。

现在他的店铺刚试运营,说起未来眼睛发亮,说五个月后日销要破百,到时候再租个房间当仓库,还能多注册个公司账号拓展规模。

五平米的小屋里,他把算盘打得噼啪响,好像已经看到货轮从盐田港运走自己的货似的。

23岁的小万,跟王闯的“精细”不一样,他信奉“粗糙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

这小伙子之前在工厂待过,每天干活十多个小时,重复一个动作,干久了“人都麻了”,休息时一想到要上班就头疼,打定主意再也不进厂。

来深圳头一个月,他踩坑踩得脚不沾地:花2000块买电商资料,拿到手才发现是几年前的,早过时了。

去华强北电商公司“卧底”学技术,人家只让他选品,核心活一点不教,一个月3000块工资,不包吃住,连吃饭都得精打细算,干了一天就跑路了。

后来索性在公寓搞短视频,卖蓝牙耳机和麦克风,东南亚市场慢慢做起来,听说日本区利润高,又赶紧买个账号转战日区,现在每天能出两单,一单赚70块,算是看到点希望。

可一提起老家,他就愁眉苦脸:江西上饶结婚要38.8万彩礼,就凭现在这点收入,不知道要攒到猴年马月。

38岁的余大哥,在深圳漂了二十多年,算是公寓里的“老前辈”,每天晚上十点,总能看见他在洗手台做豆角焖面。

公寓里大多人吃外卖,一顿十块出头,像他这样自己做饭的,每层也就三四个人。

说起日子,他满是无奈:二十多岁时在家订过婚,接回未婚妻才发现对方有精神疾病,花光家里积蓄治了两年也没好。

最后还发现人家之前嫁过好几次,拿了好几家彩礼,这场“婚姻”让他亏了二十多万,现在哥哥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他还是单身,在老家早就算“大龄剩男”。

前几年在银行做信用卡销售,35岁后被裁员,现在干直播经纪人,听说平台要改政策,这份工作最多再干一年,整夜整夜睡不着。

他想攒够钱回郑州找工作,离老家近,可在深圳混了这么多年,连要攒多少钱、能不能攒够都没谱,看着深圳的楼一栋栋起来,他却像个过客,啥也没落下。

C公寓的日子,说不上光鲜,住这的人,大多关着门过自己的日子,偶尔能听见打游戏的喊叫声、方言打电话的声音,还有外卖员上下楼的脚步声。

可就是在这样的小窝里,有人死磕创业,有人咬牙扛生活,没人轻易认输。

深圳这地方,给了每个人做梦的机会,也扔给每个人现实的难题,日子再难,只要还在往前挪,就总有盼头。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