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歼-11几乎成了收拾美军的主力,为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8:03 1

摘要:话说美国军方这些年老是抱怨中国空军拦截他们的侦察机啥的,结果他们自己也纳闷了,为什么出场的总是那款歼-11,而不是更牛的歼-20或歼-16?这事儿听着挺怪的,但仔细一琢磨,就明白这是中国空军在玩儿实打实的资源管理。歼-11这家伙,本来就是从俄罗斯苏-27搞过来

话说美国军方这些年老是抱怨中国空军拦截他们的侦察机啥的,结果他们自己也纳闷了,为什么出场的总是那款歼-11,而不是更牛的歼-20或歼-16?这事儿听着挺怪的,但仔细一琢磨,就明白这是中国空军在玩儿实打实的资源管理。歼-11这家伙,本来就是从俄罗斯苏-27搞过来的老将,生产了四百多架,现在还活跃着两百来架,搁在整个空军序列里,数量摆在那儿,就注定它得挑大梁干这些日常活儿。

先说说这现象是怎么来的吧。五角大楼的报告里头,2022年到2025年这几年,中国空军对美军飞机的拦截次数蹭蹭上涨,差不多一年上百起。像2022年12月,一架中国海军的歼-11就贴着美军RC-135侦察机飞,离得才六米,差点儿撞上。2023年5月,又有歼-11在南海追着RC-135,飞到五十米内横切航线。10月那会儿,歼-11夜间拦截B-52轰炸机,速度过快,离得十英尺不到。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类似事儿也没少见,美军P-8反潜机、E-3预警机啥的,经常被歼-11盯上。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的数据显示,这些拦截里头,歼-11的出场率得占六成以上。美军飞行员在报告里直摇头,说这不专业,还老爱来桶滚机动啥的,贴着翅膀滚过去,搞得他们得赶紧改道。

为啥偏偏是歼-11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产量大。中国从1998年开始组装歼-11,第一批是跟俄罗斯合作,歼-11A就做了九十五架左右,后来自己上手,歼-11B系列加起来三百多架,总数超四百。相比之下,歼-20到2025年也就三百多架,歼-16四百来架,歼-10全系列六百多架。空军总战斗机一千九百架,第四代以上的占一千三百,但歼-11这批老将的数量基数大,够用就轮得到它上。生产停了有几年,但存量在那儿,够撑好一阵子。搁谁家都一样,东西多就先用着,省得把宝贝藏着掖着。

再者,歼-11的性能定位决定了它干不了高端活儿,只能接低强度任务。歼-11A的航电系统还停在模拟时代,雷达探测远不了,歼-11B升级了点数字显示,但跟歼-20的相控阵雷达、数据链比,差一截。这玩意儿在真打仗时,上不了前线,得留给歼-20、歼-16这些先进货色去拼。日常拦截、巡航、训练啥的,就用歼-11顶上。美军那些侦察机飞过来,不是来空战的,就是情报搜集,歼-11的机动性够用,推重比高,能贴近飞,摇摇翅膀示意走人就行。不需要隐身,不需要远程导弹,简单粗暴。像2023年2月,歼-11带四个空空导弹,跟着RC-135飞了一个多小时,离得一百五十米,够威慑了。

还有航程这块儿,歼-11的优势明显。中国地大,海域广,南海上空离大陆一千多公里,第一岛链周边得一千五百公里作战半径。歼-11的航程三千多公里,作战半径一千五百公里以上,从海南或福建基地起飞,就能直奔南海。歼-20和歼-16也行,但成本高,每小时飞一趟得花更多油钱和维护。苏-30、苏-35这些俄罗斯货,重型是重型,但就几十架,轮不上天天出动。结果呢,歼-11就成了主力,性价比高,飞一圈巡逻领空,检查海面情况,够了。美军报告里头也承认,中国空军用歼-11干这些事儿,是在省着新机,避免机体磨损。

成本这事儿也不能忽略。歼-11的维护简单,零件通用,飞行员上手快。新学员从模拟器转实机,先练歼-11,积累时长,再上歼-10A/B啥的。先进机型像歼-20,生产成本摊薄了,但用在消耗任务上不划算。2025年,中国空军年产战斗机两百四十架左右,歼-10、歼-16、歼-20为主,歼-11早停产了,但老库存还得消化。美军那边,F-35巡航成本也高,他们自己也得算账。中国空军总规模大,歼-11帮着分担,就让整体效率高。

这现象还反映出中国空军的战略思路。拦截不是为了打,而是驱离,保持专业距离。美军老说不安全,但中国外交部回应说,是你们老飞近来,才有这些事儿。2001年那次南海撞机事件后,双方都学乖了,但频率还是上去了。2022年以来,美军在中国周边架次涨,中国回应也积极。歼-11用得多,一方面是数量够,另一方面是避免技术泄露。歼-20的隐身涂层、传感器啥的,贴近飞容易被美军侦察机扫描,歼-11老技术,泄露了也没啥。

当然,这情况不是一成不变。歼-11到2025年活跃两百架左右,开始退役,转训练储备。歼-20产量上去了,三百多架,2023年3月就跟F-35在东海相遇,威尔斯巴赫司令公开说过。2025年7月,歼-20在东海巡逻,捕捉美军F-35,保持距离。双座歼-20S也快服役了,7月看到涂装,9月3日正式入列。歼-16也多起来了,四百架,南海巡航开始接棒。未来,歼-11出场率降,新机占比升。空军整体,第三代机七百多架在淘汰,第四五代占主流。

美军这边,太平洋空军盯着呢。2024年报告说,中国空军追赶快,但还没超。拦截事件多,风险高,但他们不退缩,继续巡航。NORAD也练拦截中俄轰炸机,2025年3月视频显示,F-16追着H-6和Tu-95。2024年7月,NORAD拦截中俄联合飞行。2025年8月,中国轰炸机飞阿拉斯加附近,美军分析是联合巡逻,但有实战意味。

总的看,这现象是空军资源分配的常态。歼-11干脏活累活,省着先进机,等数量够了再换。美军发现这点,也在调整,F-35多飞,盟友配合。中国空军从一千多架战斗机,到现在一千九百,转型快。歼-11的角色,帮着稳住了局面,但长远看,新一代会主导。话说回来,大国博弈就这样,飞机飞来飞去,底下人算计资源,谁也别想轻松。

来源:笙箫尽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