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上,读者一起领略鲁迅手稿背后的故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7:59 1

摘要:本次活动由北京伦洋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分享会上,本书编者、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先生就《朝花夕拾》一书的撰著背景与成书过程、现存手稿情况、鲁迅手稿的多重意义等话题,对“大家手迹”书系新品《朝花夕拾手稿》

9月15日上午,“解读鲁迅手稿背后的故事”——大家手迹《朝花夕拾手稿》分享会在地坛书市举行。

本次活动由北京伦洋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分享会上,本书编者、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先生就《朝花夕拾》一书的撰著背景与成书过程、现存手稿情况、鲁迅手稿的多重意义等话题,对“大家手迹”书系新品《朝花夕拾手稿》一书的内容和价值作了简要阐述,并给予高度评价。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前有小引,后有后记,共计文字十二篇。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本书手稿现存小引、后记及正文七篇,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余《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琐记》三篇佚失未见,但对于近现代文学史爱好者和名家手迹收藏者而言,仍足称珍异。本次出版《朝花夕拾手稿》,不仅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朝花夕拾》的全部现存手稿进行高清扫描、四色影印,并将佚失三篇用《朝花夕拾》初刊本的影印件补足,还选收了几篇性质相似的鲁迅忆旧文章手稿,作为全书附录,以助读者深入理解本书的性质。

黄乔生认为,《朝花夕拾》是有计划的写作,是鲁迅处于人生低谷中,在激烈和沉郁情绪间歇期向恋人“讲述自己过去的事情”。这部书反映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读者可以借此认识作者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见识形形色色的人物,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情风俗、教育体制、社会结构和政治风尚。

同时,手稿具有不可替代的原真性和唯一性。手稿中显示出来的书写状态、行文风格、修改情况,可以让读者体会作家用语的恰当、文意的缜密。鲁迅写文章,字斟句酌,不轻易下笔。虽是大文豪,也不总是一挥而就,而是不断修改,正是读者学习写作的典范。《朝花夕拾手稿》的出版,能够让读者清楚地看到鲁迅修改文章的过程,学习他严谨的创作理念与缜密的行文风格。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