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何以能够穿越千年,至今还深深地打动我们?本专题,孟老师将从字源学的角度,分析《诗经》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并旁征博引,带领大家一同感受《诗经》背后的深情与感动、文明与历史。
提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
《诗经》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三百余篇诗歌,
故而常被称作 “诗三百”,
同时也是儒家经典 “五经” 之一,
承载着中华民族早期最为鲜活的
文化记忆与精神脉络。
《诗经》中《关雎》一篇
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篇章之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十六字的悠扬起兴,
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经典名句。
短短几句,既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自然图景,
又道出了古人对真挚情感、
美好婚恋的纯粹向往,
语言质朴无华却意境悠远。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诗经》?
孔子早已给出了答案:
“不学诗,无以言。”
对今天的孩子而言,
学习《诗经》的意义更是远超
“积累知识” 的层面:
能在 “关关雎鸠” 的韵律中,
感受汉字独特的声韵之美,
体会古人 “炼字成诗” 的智慧;
在 “窈窕淑女” 的描摹中,
理解古人对 “美好品性” 的定义,
树立正确的审美与价值观;
更能通过诗中记录的周代社会生活细节,
让孩子跳出课本上抽象的历史文字,
触摸到更鲜活、更真实的过往
—— 比如从诗中了解古人如何表达爱意、
如何举行礼仪、如何劳作生活,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
文化认同感与历史感知力。
不过,《诗经》的文字历经千年沉淀,
部分字词的含义与现代语言存在差异,
对孩子而言难免有些 “距离感”
—— 如何让孩子真正读懂
“寤寐求之” 里那份日夜思念的执着,
理解 “琴瑟友之” 中以乐器传情的心意,
感受 “钟鼓乐之” 里那份喜庆真挚的祝福?
少儿多媒体图书馆特别推出
《诗经・关雎》赏读课程,
用专业且贴合少儿认知的方式,
带孩子们读懂经典。
《诗经·关雎》赏读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何以能够穿越千年,至今还深深地打动我们?本专题,孟老师将从字源学的角度,分析《诗经》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并旁征博引,带领大家一同感受《诗经》背后的深情与感动、文明与历史。
讲师介绍
孟德宏,男,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曾任该校对外汉语系主任 。他长期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和词汇语义学研究,致力于汉字文化传播和中华经典诵写讲研修活动,多次在海外汉语教师培训中担任主讲专家,讲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 。孟德宏还参与指导北外留学生辩论、演讲、书法团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经典不是束之高阁的 “古董”,
它在每一次与读者的相遇中焕发新的生机;
而孩子与经典的相遇,
往往需要一座合适的 “桥梁”,
帮他们打破语言与时空的壁垒。
完整专题课程查看方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