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其家世可追溯至西汉留侯张良,十六世孙的身份赋予其深厚的家学背景。父张平曾任渔阳郡太守,然早逝致家道中落,少年张华一度以牧羊为生。尽管身处困境,他仍勤学不辍,展现出超群才识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其家世可追溯至西汉留侯张良,十六世孙的身份赋予其深厚的家学背景。父张平曾任渔阳郡太守,然早逝致家道中落,少年张华一度以牧羊为生。尽管身处困境,他仍勤学不辍,展现出超群才识,被时人刘放赞为“学业优博”,并因此得娶刘氏之女。名士阮籍读其《鹪鹩赋》后,称其具“王佐之才”,由此声名鹊起,步入仕途。
张华的仕途始于曹魏,历任太常博士、中书郎等职,至西晋时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他不仅是伐吴战略的核心谋划者,更以清廉著称,《晋书》载其“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这种对文化的执着亦体现在书法领域,史载其“雅爱书籍”,藏书之丰达三十车,且精研目录学,与荀勖共校典籍,为后世文献整理奠定基础。
《得书帖》为张华传世草书代表作,内容为日常书信,反映其晚年病中生活状态。此帖收录于《淳化阁帖》《宣和书谱》等丛帖,历代书法评论家对其推崇备至。唐代张怀瓘《书断》将其列为“妙品”,称其“体势尤古,可与嵇康媲美”。
《得书帖》呈现典型晋人草书风貌,用笔方圆兼济,结体自然灵动,字形大小错落,整体章法疏密有致。
【释文】
晋丞相张华书。得书为慰,仆诸惽疾已甚,暂(蹔)西卧,归还乃悉,比将念反,不具。张华呈。
来源:每一次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