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 21 条落地一月,长视频平台迎机遇,盗版仍是痛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6:24 1

摘要:2025年夏季,影视行业迎来了名为“广电21条”的新政策,政策发布一个月后,资本市场反应迅速,相关影视公司的股价大涨。

2025年夏季,影视行业迎来了名为“广电21条”的新政策,政策发布一个月后,资本市场反应迅速,相关影视公司的股价大涨。

一些过去避开资本的影视公司,现在反而主动找上门,讨论二次上市的计划。

这股暖流也传递到了创作者中,一位原本打算退出的资深编剧,在看到新政策支持“剧本中心制”后,重新找回了创作的动力。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国内在线视频APP的月活跃用户已达到8.15亿,用户的月均使用时长也显著增长。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用户基础这么强大,为什么整个行业最近依然充满悲观情绪?

或许有人会说,资本的嗅觉最为敏锐,股价上涨和投资人的回归是行业复苏最直接、最真实的信号。

毕竟资本是用真金白银投票,这比任何口号都更具说服力。

同时,创作者的信心是内容产业的源头活水,当一位成名编剧都愿意为之“再战一场”时,足以证明政策的激励作用已触及行业核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乐观情绪是否为时过早?

行业中根深蒂固的“明星中心制”和“对标中心制”,并不是一份政策就能轻易改变的。

“明星中心制”指的是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往往取决于是否能请到一线大牌演员;

而“对标中心制”则是指为了提高成功率,项目从人设、故事到情感线,都在模仿最近市场上的热门作品。

一位业内人士就曾坦言,这两种方法论是过去几年行业盛行的“法宝”。

如今重新涌入的资本,会不会再次陷入追逐流量明星的老路,而非真正耐心扶持“剧本中心制”?

创作者重燃的斗志,在面对“为明星削足适履”或“在大数据指导下进行创作”的市场惯性时,又能坚持多久?

也有观点认为,无论政策如何变动,最终都要看用户数据。高达8.15亿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以及持续增长的使用时长,都证明了长视频内容强大的用户粘性。

这说明平台的基本盘稳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有好内容,观众是愿意捧场的。这为新政的落地提供了最坚实的市场基础。

既然用户数据如此向好,为何各大平台依然深陷焦虑,盈利压力巨大?

腾讯视频虽然手握1.14亿付费会员,但仍在财报中强调其领先地位来稳固市场信心;

爱奇艺则已连续14个季度保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运营盈利,但对会员数的披露却愈发谨慎;

虎鲸文娱(优酷所在板块)更是被要求从“输血模式”转向“造血模式”。这背后,是两副沉重的“隐形枷锁”在限制着行业的发展。

其一,是“播出即盗版”的行业顽疾。曾有权威人士经过反复测算后表示,全国剧集行业每年因盗版侵权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人民币以上。

其二,是日益加重的“恐舆症”。流量思维和不可控的舆论环境让剧集排播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各种力量为了制造流量相互竞争,使得平台在内容创新上束手束脚,害怕一次失败的尝试会引发舆论反弹,最终影响平台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主管部门在解读新政策时表示,希望减少像涉案剧、现代偶像剧和古装偶像剧的制作,鼓励多创作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好作品。

这个举措从政策上引导创作方向,目的是纠正过去过度依赖某些剧集类型,导致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现象。这种理想主义和文化责任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如果我们看看市场的即时反应,比如优酷最近发布的剧集片单,还是能看到“古装传奇”和“烧脑悬疑”等类型依然是观众的热门选择,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这并非平台对政策的阳奉阴违,而是市场规律的直接体现。

政策的春风已经吹起,但要真正融化行业的顽固问题,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从这个角度看,真正的挑战不是外界的质疑,而是行业内部能否正视这些问题,并在希望的推动下,一步步走上正确的道路。

来源:瑛子的分享日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