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在扫码支付餐费时,手机突然弹出催债短信,瞬间饭不香了。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8亿负债中国人的日常切片。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突破970万(2023年司法大数据),相当于每140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被列入“黑名单”。扎心的是,这些人多数并非挥霍无度
当你在扫码支付餐费时,手机突然弹出催债短信,瞬间饭不香了。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8亿负债中国人的日常切片。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突破970万(2023年司法大数据),相当于每140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被列入“黑名单”。扎心的是,这些人多数并非挥霍无度的赌徒,而是被房贷压弯腰的职员、被裁员潮掀翻的中年主管、为给孩子治病找网贷的母亲。
我们正活在一个“呼吸都要贷款”的时代,当还债成为全民必修课,该被审判的到底是还不上钱的人,还是逼人借钱的隐形推手?
凌晨三点的写字楼里,35岁的程序员李响盯着信用卡账单发呆——房贷占去工资70%,妻子孕期检查又刷爆了花呗。这不是个例,而是8亿负债者的生存样本:
某网贷平台打出“一分钟到账”广告,大学生小薇用白条买了人生第一个LV,却在逾期后面临“通讯录轰炸”。网友@负债逆袭日记 留言:“现在借钱比点外卖还容易,可没人告诉你利息滚起来比雪崩还快。”
房产中介老张算了笔账:北京平均工资1.2万,五环房价6万/㎡,不吃不喝25年才能买60平米。更残酷的是,某房企暴雷后,2000多个家庭掏空积蓄买的期房,现在只剩杂草丛生的水泥框架。
武汉某医院ICU门口,外卖员王强蹲在墙角签下第8笔网贷——父亲抗癌药每月2.3万,他说:“我知道这是饮鸩止渴,可总不能看着亲爹等死。”
比起真老赖转移资产逍遥自在,更多人在限高令中越陷越深。网友@诚信溺水者 控诉:“我想白天开网约车还债,可法院封了驾驶证;想应聘保安,对方查到失信记录直接拉黑——这不是逼人跳楼吗?”
当某银行把催收短信伪装成“生日祝福”发送时,这个黑色幽默撕开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新型的“系统性剥削”。
有网友尖锐指出:“网贷平台教我们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可等噩梦来临时,他们却把闹钟砸了。”更魔幻的是,那些制造金融泡沫的巨头安然无恙,而普通人连坐高铁回家看病的权利都被剥夺。
这场全民负债风暴中最吊诡的悖论在于:
▸ 我们批判年轻人“精致穷”,却默许房价榨干六个钱包
▸ 我们嘲笑中年人不留退路,却纵容企业35岁裁员潜规则
▸ 我们指责病人“盲目借贷”,却对ICU每天3万的账单视而不见
正如知乎高赞评论所言:“当勤劳不能致富,守信反成枷锁,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是不是该换换了?”或许真正该上失信名单的,是那些把住房、教育、医疗做成天价商品的隐形推手。
在扫码借钱就能续命的今天,我们究竟是被时代辜负的受害者,还是亲手给自己戴上镣铐的帮凶?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