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9月15至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9月15至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守护这片家园的安全防线,正迫切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领域的深耕,正是在为这支“卫士队伍”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正式单独运行。学院汇聚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责任感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00余人,目前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5人,中青年教师博士化率100%。学院秉承“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化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近年来,学院高质量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软件杯、蓝桥杯等学科竞赛,屡创佳绩,获得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毕业生升学高校分布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就职单位分布于华为、腾讯、字节跳动、“三大运营商”、“四大行”等。
2025年,学院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并于今年开启招生。该专业立足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需求,面向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关键基础设施及数字经济领域的安全挑战,构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深度交叉的学科体系。
专业依托南信大“气象+”和“+信息”的学科交叉优势,充分发挥学校雄厚的学科积淀与丰富的育人经验,着力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多维度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兼备扎实理论根基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跨学科复杂性问题,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网络无远弗届,安全如影随形。当前,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正在深刻重塑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技术竞争格局。随着AI换脸、数字人直播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火,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引发全民关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敏锐把握时代需求,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上的持续发力,正是对这种变化的积极回应。
未来,从这里走出的学子,将带着扎实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在网络安全的前沿阵地乘风破浪,为构建更安全、更可信的网络空间贡献南信大力量,让技术进步始终与安全同行,让安全与便捷在数字世界里和谐共生。
素材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微、招办官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