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围板设计新小趋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0:07 1

摘要:在《特辑》中,灯光运用有众多不同的形式,其中之一是logo采用打灯方案。此前所见,更多是品牌方自主为之的个案,近期则看到在不少优质商业项目中,打灯logo几乎已成为标配。

前不久刚发了《围挡设计特辑》,这会儿就来做点补充,是因为在近期市调过程中,看到目前在围挡设计有2个新的小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下文所述并非新案例,因为他们的类型都有收录在我的特辑栏目中,也免得有朋友说“早就有了”之类的来杠。

2个小趋势分别是:

1、打灯logo

在《特辑》中,灯光运用有众多不同的形式,其中之一是logo采用打灯方案。此前所见,更多是品牌方自主为之的个案,近期则看到在不少优质商业项目中,打灯logo几乎已成为标配。

例如港汇恒隆广场。

之所以个人认为这是商场有意要求品牌为之,是因为会看到个别围板第一版未采用发光logo设计,随后补加,势必是额外要求使然。

在前不久的杭州行中,杭州万象城也有类似的规格标准,让我想到其实去年11月到项目拍到的多个围板画面就已经在践行了。

下几张是去年11月摄录的画面。

不过与港汇恒隆广场多以字体内发光有所不同,杭州万象城的案例大多为背打光,字体保留了logo本色,灯光主要起到衬托作用,后者的优点在于,保有原始VI的同时便于一些字体比较纤细的logo做打光处理。

此外,在包括兴业太古汇、上海万象城等优质项目中,也陆续看到类似的设计方式。虽然目前尚未成为标配,但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相关要求并发展成为主流趋势,我们会持续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装标也总会有例外。即使是上文所述的港汇恒隆广场或者杭州万象城,我们也能在场内找到特例。此外,顶级奢侈品品牌本就对于形象各方面有高要求,因此会在从围板设计起就带来具有话题性的方案,例如兴业太古汇刚上的LV围板,发光字体这些就并非项目方能干涉的了。

总体而言,好项目总会对画面有更高的审核要求,加入定制元素,例如加上项目logo,甚至会考虑到整体的协调性。这点我在《特辑》中的“商场协调画面排版”版块中也有所提及,logo处理方案同理。

2、在小红书上传播互动

特辑中,我设有“互动”版块并重点提及“线下互动引导至线上”。

趋势在于,随着小红书成为目前流量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品牌在线下导流至线上平台时,重心已不止在“关注自己的公众号”,而是期望消费者能够打卡围挡,拍照上传小红书,加上指定#等内容,从而为品牌在开业前预热造势。

在小红书上,爆料型内容是“流量大户”之一,本身就会收获更多关注和议论,尤其是大牌动态往往转化率更高。同时,小红书本身作分享生活方式的平台,也鼓励博主发布日常见闻,例如在哪哪看到某个品牌要开店等内容。

当然,品牌会设定一些奖励规则作为驱动,对于冷门品牌而言,成效几何我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从逻辑上讲,主客观条件都有助于项目及品牌在将流量倾斜到小红书平台策略上达成共识,且在筹备期更青睐于C端的自发内容传播。

这也是近期在品牌互动围板上“小红书”logo频繁露出的原因之一。在杭州万象城的食通天区域,两个筹备品牌前补充了一个立牌进行前期宣传,再次彰显我们行业当今的卷度。

这一策略和上文的打灯logo类似,同样会成为容易复制和标准化的设计方案之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前者是在美观层面提高标准,后者则是线上传播方向的趋势变化,若大家都做了类似的工作,消费者端也可能会脱敏,因此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不过总归聊胜于无吧。

以上是近期关于围挡设计方面的两个小话题,也期望在日常市调中能遇见更多有趣内容。

来源:商业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