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右任(1879-1964)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书法家,其在草书领域的贡献尤为显著。他创立的标准草书体系,不仅对草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草书的规范化与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范例。
文◎赵磊
于右任(1879-1964)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书法家,其在草书领域的贡献尤为显著。他创立的标准草书体系,不仅对草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草书的规范化与普及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范例。
于右任的草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1927年前后,他开始系统研究草书,并于1932年在上海创立标准草书社,致力于草书的整理与规范化。1936年,《标准草书千字文》的出版标志着标准草书体系的正式确立。于右任的草书研究并非仅仅出于艺术追求,更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汉字的繁复阻碍了文化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甚至有人主张废除汉字或采用拼音文字。
于右任深感汉字书写效率低下对文化传播的限制,因而提出标准草书,旨在通过简化与规范草书,提高书写效率,便于民众学习使用。
于右任的标准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四大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审美并重的理念。
于右任的草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搜集整理阶段(1927-1939年):广泛搜集历代草书作品,进行系统整理。
创建完善阶段(1940-1949年):标准草书体系逐步完善并推广。
自然升华阶段(1950年以后):其草书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风格趋于平淡自然,浑然天成。
晚年,于右任的草书更加注重自然表达,削弱了形式上的对比与冲突,实现了从“巧”到“拙”的蜕变。
来源:汉府书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