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上午,湖南大学地标建筑“复临舍”101报告厅,一场“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是湖南大学人民武装部、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退役军人的亲身讲述,将红色文化的火种播撒在校园,激励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
3月29日上午,湖南大学地标建筑“复临舍”101报告厅,一场“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是湖南大学人民武装部、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退役军人的亲身讲述,将红色文化的火种播撒在校园,激励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活动伊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龙兵热情地向现场师生介绍了两位特邀嘉宾 ——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刘坤德,和 “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标兵” 孙卓清。他们的到来,让整个报告厅充满了期待的氛围。
在报告会现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增礼为刘坤德和孙卓清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这一举措不仅表达了学院对两位退役军人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他们将以更正式的身份,为学院的红色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老兵刘坤德以长达一小时的精彩脱稿宣讲,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顾了基建工程兵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介绍了基建工程兵成立的历史背景,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直至铸就辉煌。基建工程兵作为火红年代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生力军与突击队,在祖国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奋斗的足迹,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刘坤德还特别提到了深圳2万基建工程兵的英勇事迹,他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不断创造中国第一,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深圳特区建设的壮丽篇章。此外,他还分享了基建工程兵老兵退休后,依然心系社会,积极发挥银发力量,投身公益慈善活动的感人故事。刘坤德最后说:“1985年,我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统考,考上了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函授班。1988年深圳市规定,必须有专科以上学历才可以晋升处级干部,我正好获得了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的毕业证书,得以顺利晋升,所以很感恩湖南大学的培养。”刘坤德的讲述生动而深刻,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高度好评。
紧接着,老兵孙卓清上台,讲述了自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他的每一句话都仿佛将听众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无畏。更令人动容的是,孙卓清还分享了自己31 年如一日,为4位烈士的7位老人养老送终的感人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战友情深,什么是无私奉献,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动,不少师生眼中闪烁着泪花。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龙兵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两位老兵的精彩演讲,对基建工程兵为祖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赞叹不已;对孙卓清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表示,孙卓清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不受侵犯,英勇作战,甚至在战场上通过录音为战友留下遗言,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而他31年为烈士家属养老送终的义举,更是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学雷锋标兵” 的高尚品质。龙兵书记的话语,让在场师生对两位退役军人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为获得“德馨奖学金”的同学颁发证书。在两位退役军人宣讲结束后,学院领导和两位老兵为获得奖学金的同学颁发了奖学金证书。
获奖学生代表苑翊在发言中激动地表示:“学习榜样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奉献青春力量。我想感谢刘坤德先生,感谢您的慷慨支持,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深切关怀,感谢您让我们在奋勇前行的求学路上又多了一份物质和精神的激励。” 苑翊的发言道出了所有获奖学生的心声,他们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升职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