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短视频时总看到“冻龄少女”的营销话术,评论区清一色酸溜溜的“肯定打了针”“背后有人养”。我摸着自己素颜下透着光泽的皮肤,突然想笑——39岁的我,单身、独居,每天只吃两顿饭,这股鲜活劲儿,真不是老天爷赏饭,而是用十年时间,把日子熬成了“反焦虑手册”。
刷短视频时总看到“冻龄少女”的营销话术,评论区清一色酸溜溜的“肯定打了针”“背后有人养”。我摸着自己素颜下透着光泽的皮肤,突然想笑——39岁的我,单身、独居,每天只吃两顿饭,这股鲜活劲儿,真不是老天爷赏饭,而是用十年时间,把日子熬成了“反焦虑手册”。
一、减掉三餐,却吃出了人生新解法
八年前体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红字,像一记重锤砸醒了我。脂肪肝、三高预警、BMI超标,医生说我活得像个中年油腻大叔。那时的我,刚结束一段无疾而终的恋爱,用暴饮暴食填补空虚,早餐包子油条配豆浆,中午外卖奶茶不断,晚上还要约朋友吃火锅。体重飙到140斤不说,每天昏昏沉沉,连挤地铁都喘得厉害。
痛定思痛开始尝试轻断食,从一开始饿得心慌手抖,到现在每天11点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傍晚5点再来份低卡晚餐,中间只喝温水和黑咖啡。神奇的是,戒掉夜宵后,不仅腰围小了8厘米,连皮肤都变通透了。朋友调侃我“不吃饭成仙了”,只有我知道,戒掉的不是食物,而是用嘴巴填补情绪空洞的幼稚。
二、单身的日子,才是自我重塑的黄金期
30岁那年被催婚最狠,七大姑八大姨轮流介绍对象,条件清一色是“有房有车、年纪相仿”。记得有次相亲,对方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年纪再不结婚,生孩子就危险了。”我笑着回怼:“比起高龄产妇,我更怕低质量婚姻。”转身拉黑,从此不再参加任何形式的相亲局。
这些年,我把别人用来约会、讨好的时间,全砸在了自己身上。报了油画班,从画歪苹果到办小型画展;自学烘焙,现在能做出米其林级别的巴斯克蛋糕;每年独自旅行,在西藏看星空,在大理学扎染。上个月发朋友圈爬山照,有人评论:“你活得像20岁。”我回复:“20岁的我,哪有现在这么酷?”
三、“少女感”不是皮囊,是热气腾腾的生命力
前阵子同学聚会,见到曾经的班花。她围着老公孩子转了十几年,眼角的疲惫藏都藏不住。而我素颜扎着丸子头,穿着oversize卫衣,被好几个学弟追问保养秘诀。说实话,我从不追求“少女感”这个伪命题,不过是坚持健身、读书、保持好奇心罢了。
每天早晨跟着帕梅拉暴汗,周末去公园晨跑,身体的活力会反哺精神状态;床头永远摆着两三本书,从《人类简史》到村上春树,文字让思维始终保持敏锐;最近还迷上了跳爵士舞,虽然动作笨拙,但在镜子前扭腰甩头的样子,连自己都觉得快乐。这种由内而外的鲜活,比胶原蛋白珍贵万倍。
四、拒绝年龄焦虑,我的人生没有“保质期”
总有人问我:“你就不担心老了怎么办?”我反问:“担心就能不老吗?”与其焦虑皱纹和白发,不如把当下的日子过出花来。现在的我,经济独立,有三五知己,养着两只猫,周末窝在沙发上追剧,想吃就做顿大餐犒劳自己,不想动就点份沙拉配红酒。这种松弛感,是年轻女孩羡慕不来的。
前几天收拾旧物,翻出25岁时写的日记,满篇都是“他为什么不回我消息”“同事又抢我功劳”的抱怨。对比现在每天元气满满的状态,突然明白:真正的成长,是学会与自己和解,把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自身。那些说我“老姑娘”的人,大概永远不懂,当你不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岁月只会让你越来越耀眼。
39岁的我,依然相信爱情,但不再把婚姻当成人生必选项。每天两顿饭,吃出了健康和清醒;单身的自由,让我有底气对抗世俗的规训。所谓“少女感”,不过是认真生活的人,应得的勋章。往后的日子,我还要继续热气腾腾地活着,毕竟,属于我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来源:Soso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