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贷款本是解决资金难题的途径,可杭州的王女士却因贷款陷入了一场纷争。她称贷款一百多万,中介却收取了高达 31 万的服务费,这一事件经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究竟这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中介的收费是否合理合规?各方的回应又为何让事件愈发错综复杂?
贷款本是解决资金难题的途径,可杭州的王女士却因贷款陷入了一场纷争。她称贷款一百多万,中介却收取了高达 31 万的服务费,这一事件经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究竟这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中介的收费是否合理合规?各方的回应又为何让事件愈发错综复杂?
王女士讲述,去年生活遭遇重大变故,她的孩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一大笔钱用于治疗。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孩子的病情刻不容缓,王女士四处寻求资金支持。就在这时,她接到了一家贷款中介业务员打来的电话,业务员在电话中敏锐地察觉到王女士的急切需求,询问她是否有贷款的需求。王女士如同在黑暗中抓住了一丝希望,她急切地诉说着自己的困境,提及孩子的病情,言辞中满是焦虑与无奈。业务员听闻后,立刻告知王女士,让她前往华成国际。
带着对解决资金问题的期待,王女士匆忙赶到了指定地点。在那里,她签订了贷款委托服务合同,甲方委托人是王女士,而乙方代理方则是杭州融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位于杭州上城区华成国际发展大厦。本以为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可后续的发展却出乎王女士的意料。王女士称,最终她成功贷到了一百万元,然而,令她震惊不已的是,中介竟收取了她三十一万元的手续费。而且,她后来发现这笔贷款并非贷到自己名下,而是贷到了她小姐妹的头上,她怀疑自己遭遇了 “AB 贷”。
所谓 “AB 贷”,是一种新型的合同诈骗套路贷款。通常是 A(资金需求方)自身征信不良、收入不稳定,无法满足银行等机构的贷款条件,但短期内急需用钱。不法贷款中介便会以各种理由,如 A 的征信分不够,需亲友提供担保增信等,诱骗 A 拉征信良好的亲友 B 入局,在 B 不知情的情况下,用 B 的身份信息完成贷款申请,贷款资金由 A 使用,中介则从中套取高额服务费。一旦 A 无法还款,B 将背负沉重的债务,信用也会受损。这种贷款模式不仅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还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记者陪同王女士来到杭州迪凯城星国际大厦,然而大厦物业工作人员却表示上面不接受采访,无论记者如何解释,物业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只有在业主接受采访的情况下,才允许记者上去。就在这时,一位张老板主动出面接待了王女士。
张老板称,之前的杭州融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已经不开了,他看中了那家公司的团队,所以把团队挖过来在自己的公司,也就是杭州融助银科技有限公司上班。但当记者询问前一家公司的名字时,张老板却表示不知道,这一回答实在可疑,让人不禁对他的说法产生怀疑。王女士立刻指出前一家公司是杭州融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就在华成国际。
经记者查询,杭州融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确实在 9 月 1 日注销了,其法定代表人是谢老板。而杭州融助银科技有限公司在 6 月 9 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正是这位张老板。面对记者的诸多疑问,张老板的回应显得有些含糊其辞。
当记者询问能否联系上前公司老板时,王女士称就在张老板公司楼上上班,张老板虽表示能联系上,但却拒绝让其下来与记者和王女士沟通,还称现在下不下来由他说了算,他要对自己的员工负责。对于让记者上楼的请求,张老板也以会对公司门面产生影响为由拒绝了。这一系列行为让王女士更加坚信这两家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可告人的关系。
张老板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提供了一段录音,试图表明王女士的四笔贷款背后另有隐情,王女士并非如她自己所说的那般无辜。张老板称,如果是 “AB 贷” 公司,王女士不会连续办四笔贷款。而且,他还透露王女士在 9 月 2 日,带了一帮中介去她单位帮一个老太太贷款,贷出金额大概三十来万元,结果老太太反应过来自己被骗后报警了,王女士把钱还给了老太太,却没钱还给第四笔贷款的人。但王女士对这一说法坚决否认,反问张老板老太太的名字,张老板却表示不知道,只称是杭州建德某某酒店的后厨,年纪在四五十岁左右。这一模糊的描述,让张老板的说法更加缺乏可信度。
张老板还称,此前王女士经常带自媒体博主到公司来,他为此还报过几次警,这次也报了警。民警赶到后,将相关人员都带到了派出所。截稿前,王女士告诉记者,对方退还了部分服务费,但金额不便透露,还要求记者不要播出,记者严肃拒绝了她,因为这一案例对大众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
此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网友义愤填膺地表示:“这中介太黑心了,明显是在趁人之危,利用人家孩子生病急需用钱的困境狠宰一刀,这种行为必须受到严惩,相关部门一定要彻查,给受害者一个公道。”
也有网友理性分析:“从整个事件过程来看,王女士自身也有一定责任,贷款这么大的事,合同都不仔细看就签字,太缺乏风险意识了。以后大家贷款一定要谨慎,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不能盲目相信中介的一面之词。” 还有网友对中介的行为表示担忧:“这种‘AB 贷’套路危害太大了,不仅坑害个人,还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希望能加强监管,打击这类不法中介,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在如今的金融市场中,贷款中介乱象丛生,“AB 贷” 等诈骗套路层出不穷。像王女士这样的受害者并非个例,他们在急需资金时,往往因缺乏相关知识和警惕性,陷入不法中介的陷阱。这不仅给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我们在遇到资金困难需要贷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办理,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切勿轻信中介的花言巧语。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贷款中介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中介的诈骗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让金融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