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芳共和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兰芳共和国成立于1777年,比美国独立的时间晚了一年,当时正值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兰芳共和国宣布成立后,派遣使者觐见乾隆皇帝,提出加入清朝,但被乾隆断然拒绝。如果当时乾隆同意,清朝就在东南亚有了一块海外土
兰芳共和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兰芳共和国成立于1777年,比美国独立的时间晚了一年,当时正值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兰芳共和国宣布成立后,派遣使者觐见乾隆皇帝,提出加入清朝,但被乾隆断然拒绝。如果当时乾隆同意,清朝就在东南亚有了一块海外土地。那么东南亚兰芳共和国提出加入清朝,为何被乾隆拒绝呢?
第一,乾隆认为这些下南洋的中国人是“天朝弃民”。兰芳共和国是一个由下南洋中国人建立的国家。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国人前往东南亚的港口城市经商。到了宋元时期,吕宋岛等东南亚岛屿已经有了华人的聚落。
到了明朝时期,航海技术进一步增强,郑和下西洋,也让更多中国人对东南亚有了了解,下南洋的中国人也开始增多。明末清初时期,很多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前往东南亚生活。当时下南洋的中国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为了躲避战乱,逃难的中国人,明末清初时期,战争频繁,很多地区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这些中国人背井离乡,迁徙到了东南亚。另一种是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中国人,主要是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和明朝遗民。
因此在明末清初时期,下南洋的中国人数量激增。随着东南亚中国人的增多,开始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清朝建立后,虽然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但还是有中国人冲破阻碍,乘船下南洋。
建立兰芳共和国的罗芳伯就是如此,1772年,35岁的罗芳伯离开家乡广东梅州,前往东南亚加里曼丹岛讨生活。罗芳伯到达加里曼丹岛西部后,当地已经拥有很多华人武装,但华人武装并不团结,而是各自为政,为了一点利益就会大打出手。
罗芳伯发现,很多华人武装为了争夺矿场互相争斗,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当时荷兰人已经控制了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等岛屿,建立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荷兰人对加里曼丹岛虎视眈眈,罗芳伯开始呼吁华人团结一心,对抗荷兰人。当时罗芳伯所在的聚盛公司实力最强,罗芳伯作为首领,将西加里曼丹的华人武装团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华人武装力量。
罗芳伯带领华人打败了荷兰人的入侵,1776年成立兰芳公司,1777年,改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将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罗芳伯作为兰芳共和国的元首,被称为“大唐总长”,当地人尊称他为“坤甸王”。
兰芳共和国刚刚建国后,罗芳伯就派人前往清朝,提出兰芳共和国加入清朝,但乾隆皇帝没有同意。乾隆认为下南洋的中国人是“天朝弃民”,有明末清初时期的反清力量,还有海盗,以及违反清楚海禁政策,前往东南亚的人。
早在1740年,也就是乾隆五年,东南亚爪哇岛发生荷兰人屠杀下南洋中国人的惨案。当时福建总督将这一事件上报给乾隆后,乾隆就表示,这些人既然敢抛弃祖宗远赴海外,就是“天朝弃民”,不必理会。由此可见,乾隆对这些下南洋的中国人有着很大成见,因此当兰芳共和国请求加入清朝,乾隆也是断然拒绝。
第二,乾隆还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乾隆年间,确实是清朝国力鼎盛时期,当时清朝历经康熙和雍正年间的积累,国力强盛。特别是乾隆的父亲雍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帝王,雍正虽然在位时间比不上康熙和乾隆,但属于清朝国力快速上升时期。到了乾隆年间,接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不得不说乾隆是非常幸运的。
但到了乾隆后期,清朝国力开始衰落,而当时的西方列强都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在东南亚地区,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都在积极扩张。乾隆后期,英国还派遣使臣马嘎尔尼到清朝谈判通商问题,并向清朝赠送了一批国礼,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
如果清朝能够对这些礼物进行研究,可以大大提升军事实力。但清朝还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认为这些礼物没什么特别。乾隆在看到礼物之后表示,“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此后乾隆也拒绝了英国通商的请求。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清朝对世界的发展并不了解,对海外的土地也不关心。
在东南亚地区,荷兰殖民者不断进攻兰芳共和国,由于得不到清朝支持,再加上武器装备的差距,兰芳共和国的华人虽然不断抵抗荷兰殖民者,但最终还是被荷兰击败,并入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1945年,荷属东印度脱离荷兰独立,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继承了荷属东印度的版图,兰芳共和国所在的加里曼丹岛西部也就成为了印尼领土。
来源:史学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