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全力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家园、全力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介绍了2024年相关工作;聚焦“深化六个改革”重要部署,介绍了2025年重点工作。
4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全力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家园、全力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介绍了2024年相关工作;聚焦“深化六个改革”重要部署,介绍了2025年重点工作。
“气质”稳中有升 “蓝天”同比增加13天
据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沈炳岗介绍,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重点攻坚上实现新突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2024年,全市优良天数241天,同比增加13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14天;PM2.5浓度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10.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75,同比改善8.24%,特别是19个区县(开发区)均实现了同比改善。空气质量重点城市排名进位、重污染天、PM2.5浓度等3项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
水环境质量稳中有优。全市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其中Ⅱ类水质占比提升至50%,相比2023年提高17%,12个省考流域补偿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
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均已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挥发性有机物减排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力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环境问题数量下降24.36%
2024年,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全力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开展“五乱”问题动态排查整治,相比2023年,破坏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数量下降24.36%;系统推进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推进秦岭区域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秦岭区域10个饮用水源地和58个峪口水质实测达标率100%。
全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家园,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我市完成10家低绩效水平涉气企业搬迁改造提升,B级及以上和引领性企业累计达到80家;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较2023年明显提升;完成8家物流园区外迁,持续开展车辆淘汰、清洁能源车辆替代和过境车辆绕行。
全力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我市积极构建“4+3+3+6”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西安模式”,累计创建绿色工厂270户、绿色供应链16家。全市32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年处置能力达到2480万吨。
截至2024年底,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均已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推动绿色发展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紧密围绕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要部署,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加强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
坚决当好秦岭卫士。2025年我市将完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化监管总体规划,全面提升秦岭保护“空天地网”一体化监管能力。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排查整治,持续规范农家乐、民宿、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加快建设秦岭终南山公园,统筹推进秦岭文化展示中心、秦岭大熊猫繁育科研基地建设和秦岭野生动物园功能提升,充分挖掘秦岭生态和文化价值。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动“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实施五类治理工程、四个方面专项行动,围绕77项年度重点任务,185条具体工作措施,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强化源头管控、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渭河、石川河、灞河、浐河、新河等重点河流排污口整治。加强工业企业水污染排查整治。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源头防控,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协同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加速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制度,有序实施燃煤电厂关停和替代,持续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加快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新建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
“四个结合”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3至5月开展扬尘防治专项行动
工地门口建有“淋浴房”、设置智能建造指挥中心、塔吊加装喷雾空中抑尘阵……这是西安市部分绿色工地的样子,人们印象中“灰头土脸”的工地正在变为“绿色智慧”工地。
在雁塔区潘家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方将工地空闲地改造成花园,种上花卉绿植。“我们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办公区和生活区使用的地砖,可以二次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项目负责人高军礼说,工地智能建造指挥中心平台大屏幕,显示着施工现场每个作业面,哪一处扬尘超标、哪个工人未佩戴安全帽,都能被立即识别并发出警告。
雁塔区中海锦业元晟项目工地不但在主干道设置高空雾炮,甚至在塔吊上装设了喷淋,施工到哪里,喷雾就洒到哪里;长安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工地出入口设有三联洗车台,清洗轮胎、冲洗车身、再次“洗澡”,车辆洗干净后才能驶离。
随着越来越多绿色智慧工地出现,昔日工地形象已被扭转。这只是西安市从2023年开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五年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重点从‘四个结合’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据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沈炳岗介绍,今年西安市将把能源供热结构调整和散煤治理相结合,有序实施燃煤电厂关停和替代。将铁路专用线建设和高排放车辆淘汰、物流搬迁、柴油货车绕行、道路微改造等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清洁化运输水平、降低城市移动源污染。把提质增效与环境管理升级相结合,将企业环保绩效评级和低效处理设施淘汰相结合,新增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企业30家,坚决淘汰一批处理效率低下、治理失效的工艺设施。统筹实施高排放企业退城搬迁和绕城内低绩效企业的退城转型。
“我们将把重点时段和专项行动相结合。”沈炳岗说,3至5月降水相对较少,针对扬尘污染易发问题,他们将集中力量开展扬尘防治专项行动。6至9月,针对臭氧污染问题,按照白天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夜间控制氮氧化物的思路,分级分类开展管控。9至10月,针对“三秋”时段,积极推进秸秆禁烧专项行动。12月至明年2月,全面推进烟花爆竹禁售禁放专项行动。
把大范围联防联控与重点小片区精准管控相结合,今年将持续优化“三市一区”联防联控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共治合力。聚焦高陵、阎良、临潼、鄠邑、周至、西咸新区等区域实施差异化管控,进一步健全小片区联防联控体系。通过构建“大区域统筹、小片区精准施策”的协同治理模式,打通区域壁垒,实现关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不同层级、不同维度的高效联动。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