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心悸胸闷,以为心率失常,直到做了胃镜发现异常:医生漏诊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09:09 1

摘要:有个读者跟我分享了他奇迹般的就诊经历,其实他这个情况不罕见,临床上的确时有发生。为了帮助更多人,今天把他的经历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有个读者跟我分享了他奇迹般的就诊经历,其实他这个情况不罕见,临床上的确时有发生。为了帮助更多人,今天把他的经历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这事儿发生在2021年。

李响,30岁,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程序员。

这份工作听起来光鲜亮丽,收入可观,但背后的辛苦鲜为人知:高强度熬夜、996、“永远在改的版本”、外卖+咖啡是他的日常。

“那段时间,整个人就像架在火上的鸡翅,浑身发烫、脑子发蒙,一天能写两万行代码,晚上还得review同事的。”他说。

突然有一天,李响在工位上感到胸口一紧,心跳突然一阵猛跳,然后就是喘不上气的闷堵感。

“像是有人在我胸口放了一块砖,闷得慌,然后心突突地跳个不停。”他说,“那感觉……就像快死了一样。”

他第一反应就是心脏出问题了。

别说,换作任何人,估计也会这样想。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怎么看怎么像是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猝死的前奏。

而他才30岁。

“我那天晚上几乎是吓哭了,赶紧挂了急诊,去了心内科。”

急诊的心电图没啥特别问题,医生听诊、查体一遍也没发现明显异常。唯一的,就是心率有点偏快。

“你平时喝咖啡吗?”

“两杯吧,早上一杯,中午一杯。”

“戒了试试。咖啡因刺激神经系统,容易诱发窦性心动过速。”

医生给他开了一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一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降心率的。

神奇的是,这样一折腾一两个礼拜,症状竟然真的减轻了。

生活一旦恢复正轨,危险就开始埋伏。

两个月后,他又开始加班、熬夜、叫外卖、写代码。

心悸又来了。

而且比上次还猛、还频繁,一天五六次,常常是在早上醒来或午饭后出现,发作时感觉整个胸口像被人狠狠踹了一脚。

他再次前往医院。

这次,他刻意选在症状最明显的时候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

结果,仍然一切正常。

医生给他升级了药物,把短效的美托洛尔换成了长效型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叮嘱他继续观察。

还给他配了速效救心丸,就怕哪天真有大事发生。

李响也不是“随便就信医生”的人,他自己上网查资料,越来越怀疑自己的问题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也叫自主神经,控制我们的呼吸、心跳、消化、出汗……不受我们主观意识控制。一旦紊乱,就容易出现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不适,比如心悸、胸闷、腹泻、焦虑、怕热怕冷。

他开始吃B族维生素谷维素黛力新这类调节神经的药,心理调节、瑜伽、饮食控制一通上。

依然没用。

之后几个月,他把能做的心脏检查都做了: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几次)心脏彩超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甚至考虑做心电生理检查(侵入性手术)

每次结果都差不多:没啥大问题。

“医生说也许是没发作那一刻录上,或者是发作很轻微。”但他心里明白:“不对劲,这不像是心脏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响晚上跟朋友喝了点酒,回家半夜反酸、烧心、胃痛。他翻出之前治疗胃病的老药,吃了一片泮托拉唑

结果奇迹出现了。

那天一整天,他都没有心悸、没有胸闷、没有任何不适。

他将信将疑地过了几天。再有反酸时,他吃了奥美拉唑,症状又一次完全消失。

这不可能是巧合。

于是,他开始从“心脏病”转向“胃病”方向思考,自己去消化科挂了号,做了无痛胃镜

结果一出,医生愣了:

贲门区炎症明显,活检提示慢性胃炎合并急性活动性炎症。

“这是一种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表现。”消化科医生说。

很多人以为胃食管反流就是“烧心”而已,实际上它的表现五花八门

胸骨后疼痛夜间咳嗽、慢性咽炎反酸、口苦、声音嘶哑心悸、心慌

特别是反流刺激食管的时候,因为食管和心脏在解剖结构上距离极近,神经传导也有“共享”,很容易就“误报”。

也就是说:

其实不是你的心脏出问题了,而是胃酸反流刺激了食管,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让你觉得是心悸。

李响恍然大悟。

很多人会疑问,既然是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那为什么心电图、动态监测都看不出问题呢?

这正是**“功能性心悸”或“反射性心律不适”**的本质:

没有明确的电生理异常也不是真的心脏结构性病变但确实有真实的症状

医学上叫做: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于高压力、焦虑、胃食管反流、甲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背景下。

最终,医生为他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方案:

艾司奥美拉唑(抑酸)多潘立酮(促胃动力)调整作息、避免暴饮暴食睡前不进食,避免晚餐后立即躺下戒咖啡、浓茶、巧克力

三周后,心悸完全消失,胸闷不见踪影。

而最令他震撼的是——原来他苦苦追查半年,做了上万元检查的“心病”,根本不是心的问题

这不仅是一个病人的故事。

更是一个当代打工人被生活逼迫、自我救赎、从医学科普中获得力量的全过程。

“在医生眼里,我只是一个诊号;但在我自己眼里,这是我全部的生活。”李响最后说。

医学不是冷冰冰的检测和指标,而是一个人被认真对待、理解、治愈的全过程。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酸或其他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李响的故事,不是个例。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压抑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李响。

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能把它分享给你关心的人,也许能少走很多弯路。

别让胃病,偷走了你的“心”。

参考文献:

Katz PO, Gerson LB, Vela MF.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m J Gastroenterol. 2013.

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疗指南》

来源:程医生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