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蔚来内部发布的“关于乐道品牌传播海报违规事件的处理通报”显示,经调查核实,此事系某区域公司区域市场专员林某某接到区域公司要求,需要就85度电池相关内容进行宣发,林某某结合清明假期的节点设计了标语为“清明换电随时走”的海报。由于不了解宣发内容的审核流程,林某某仅
近日,蔚来旗下品牌乐道汽车发布“清明换电随时走”的广告语,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蔚来日前对此事进行了内部通报,并对六名涉事人员进行了相关处理。
4月8日,据多家媒体报道,蔚来内部发布的“关于乐道品牌传播海报违规事件的处理通报”显示,经调查核实,此事系某区域公司区域市场专员林某某接到区域公司要求,需要就85度电池相关内容进行宣发,林某某结合清明假期的节点设计了标语为“清明换电随时走”的海报。由于不了解宣发内容的审核流程,林某某仅将海报直接发至乐道品牌与传播部区域市场团队负责审核的王某进行审核后直接进行了发布。
事后,该区域公司总经理、乐道品牌与传播部发现了宣发内容存在问题,紧急从相关社媒撤下内容并进行了事件复盘,制定了改善措施。但由于内容在社媒宣发后已经发生了传播,导致内外部产生负面舆情。根据《员工手册》相关规定,上述事件涉及人员有两人被劝退处理,四人被警告处分。
当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与“随时走”的轻佻表述相撞,公众的不满情绪迅速发酵。这起事件暴露的不仅是广告策划的失误,更是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深层漏洞。
广告翻车的根源
清明节的核心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而“随时走”的表述极易引发“死亡忌讳”的负面联想。广告策划者显然忽略了这一文化敏感性,将节日的庄重感与商业营销的轻快感混淆。
从蔚来通报来看,广告审核流程形同虚设,设计到发布的“直通车”:区域市场专员林某某直接设计并发送海报给审核人王某,后者未提出任何异议即发布。区域团队负责人陈某某未做好入职培训,品牌传播部负责人纪某对屡次负面舆情负管理责任。这种层层失守的审核链条,暴露出蔚来在内容风控上的系统性缺陷。
当然,也有人认为乐道品牌作为蔚来旗下年轻化品牌,试图通过“反差感”吸引眼球。然而,追求流量不应突破文化底线。此前“换男友不如换电”的广告已引发争议,此次事件表明蔚来未从过往教训中吸取经验。
后记,从个体失误到系统性危机
乐道以“合家欢乐,持家有道”为核心理念,瞄准主流家庭市场。然而,广告语却将“换电”与“清明”强行关联,既未体现家庭场景,也未传递品牌价值观。这种策划逻辑,反映出品牌对“年轻化”的误解——认为“反差感”等于“创新”,却忽略了文化适配性。
林某某“缺乏传统节日常识”,其上级陈某某因未做好入职培训被警告。这反映出蔚来在员工文化敏感度培训上的缺失。广告发布后引发舆情,蔚来虽迅速撤下内容并处罚员工,但未能第一时间公开道歉。这种“事后补救”策略,未能有效遏制负面影响的扩散。
乐道3月交付量仅4820辆,不足目标的四分之一。其首款车型L60虽以“换电”和“性价比”为卖点,但在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等竞品的挤压下,市场表现挣扎。这种销量困境,反映出品牌对市场洞察的傲慢——高估自身影响力,低估市场竞争与文化适配的难度。
乐道的傲慢,本质是对市场与文化缺乏敬畏。唯有从制度、文化到策略的全面转型,方能避免类似“低级错误”,真正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咫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