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价已经成为当前新能源投资最大的不确定性,一是上网电价从固定的燃煤基准价变成波动的市场化电价,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投资模型;二是对于光伏电站而言,只要太阳一升起,全国晴天地区的光伏电站都在发电,不管是新疆还是北京,而供需决定了这个时段电价肯定是最低的,但这个时段
当新能源被136号文一把推进电力市场之后,行业发现原有的投资逻辑已然失效。
“电价已经成为当前新能源投资最大的不确定性,一是上网电价从固定的燃煤基准价变成波动的市场化电价,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投资模型;二是对于光伏电站而言,只要太阳一升起,全国晴天地区的光伏电站都在发电,不管是新疆还是北京,而供需决定了这个时段电价肯定是最低的,但这个时段又与光伏组件发电最高的时段吻合”,光伏們与电力设计院沟通发现,此前可以独立测算的新能源电站前期开发,现在愈发需要与生产营销绑定来评估投资价值。
对于行业而言,要发电量还是要电价?二者能否兼得?这是电力市场带给新能源投资最大的冲击。投资逻辑的改变,也将彻底改变既有的光伏电站选型思路,颠覆当前的创新方向。
实际上,在电力市场的规则下,光伏电站想要获取较高的综合收益,必须在电量与电价上做一个均衡。
光伏們了解到,山东近期的光伏电站现货市场运行结算价格仅有5.7分/度,不足0.1元/度,而这基本是光伏装机大省的必然趋势。
从电力供需角度考虑,光伏电站想要获得较高的电价,必须要在如何调整发电曲线上下功夫,即中午少发(或者不增发)、早晚多发。
除了依赖于储能等能量转移的附加手段之外,光伏组件本身也需要考虑如何突破这一桎梏。与之矛盾的是,光伏行业一直以来的技术创新重点均集中在如何提高组件效率。现在看来,效率越高,中午发电越多,电价反而越便宜。
这就意味着,对于投资企业来说,项目投资算账越来越难了。既要从投资成本的层面考虑LCOE,又要考虑电价的时段性特点,尽可能在高电价时段发出更多的电量。显然,这并不是仅仅追求组件的高转换效率便可以实现的,需要综合多维度来为投资负责。
抽丝剥茧逐条分析,如果从降低度电成本来考虑,那么光伏投资需要综合初始投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发电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从目前行业主流产品类型来看,在以沙戈荒大基地为代表的高反射率应用场景下,TOPCon组件显然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一方面,从近日开标的多个组件集采标段可以看到,TOPCon标段的报价基本可以比其他技术路线低0.05-0.1元/瓦左右。另一方面,从发电量数据来看,尽管TOPCon并非是正面发电效率最高的技术类型,但考虑到绝大部分应用场景下的双面率等,TOPCon的发电数据相对稳定且优秀。
国家电投大庆光储基地数据显示,在全年数据对比下,N型TOPCon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最高,分别较IBC、PERC组件高1.16%、2.87%。这一数据是基于TOPCon组件平衡性最佳,适中的温度系数和80%以上的双面率,在有积雪的情况下,背面辐照占比最高可达60%,背面发电量贡献会更高。加之较高的系统适配性,在低温时电压升幅可控,可减少组串超压风险。因此在全年实证下,N型TOPCon组件平均单瓦发电量最高。
除了雪地之外,从上图可以看到,草地等场景下的背面辐照占比至少在10%以上。随着我国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的推进,理论装机可达100亿千瓦的规模,意味着沙戈荒大基地将是未来集中式光伏电站增量市场的重点。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光伏组件的双面率仍将是重点关注的因素。
事实上,根据权威第三方InfoLink的最新数据,2025-2028年全球双面场景占比将达到86~88%,接近90%。所以,目前衡量光伏组件发电性能,需要考虑温度、双面率等综合因素影响。
除了综合评估设备价格、发电性能的性价比之外,光伏电站选型还应该关注的是在高电价时段的发电能力,只有拉高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才能切实提高项目的综合收益。而应对这一问题,可以从组件发电性能、结构创新两大方面进行优化。
一方面,从组件发电性能来看,TOPCon组件在低辐照下具备更为优秀的发电能力,所以更适用于当下追踪高电价(早晚时段)的需求。据介绍,大庆实证基地800W/m2以下的辐照时长占比超过80%,占全年总辐照量近6成。“低辐照性能很重要,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能达到1000W/m²辐照水平的时间10%都不到,大部分地区都是低辐照”,天合光能全球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介绍到。
而高电价一般与低辐照时段相吻合,这一点也有助于应对现货市场下由于午间发电同时率过高导致光伏电站电价下跌的问题。
除了组件本身之外,另一个能够追踪高电价时段的方式是跟踪支架。2024年天合跟踪发布一组由UL认证的跟踪支架实证数据显示,在典型阴天、晴天条件下,使用智能AI算法较对比组天文算法跟踪系统发电量增益最高分别达9.15%、2.87%,并且早晚时段发电量增益均较全天平均水平更高。按照国内电力市场交易的特点,能够进一步增加早晚时段的发电量收益。
整体来看,新能源电站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势必会对现有的收益测算模型带来颠覆性影响,进一步影响电站设备选型的规则与方法论,行业创新方向应从电量*电价的综合收益出发,单一强调某一项指标的先进性往往并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标。
来源:能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