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的征程中,高额彩礼这一陈规陋习如绊脚石,阻碍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为彻底扭转传统婚嫁观念,与儿街镇积极探索实践 “乡村治理 + 宣传教育 + 示范引领” 工作模式,通过发挥自治潜力、宣传教育发力、示范带动助力,持续开展农村 “低
在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的征程中,高额彩礼这一陈规陋习如绊脚石,阻碍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为彻底扭转传统婚嫁观念,与儿街镇积极探索实践 “乡村治理 + 宣传教育 + 示范引领” 工作模式,通过发挥自治潜力、宣传教育发力、示范带动助力,持续开展农村 “低彩礼”“零彩礼” 宣传,用 “三力” 凝聚起 “三心”,为乡村移风易俗注入强劲动力。
发挥自治潜力,文明劝导解忧心
好太阳乡 “零彩礼为幸福加分” 的成功范例,为与儿街镇提供了宝贵借鉴。镇里充分挖掘群众自治管理的巨大潜力,积极引导 11 个村(居)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将婚嫁 “低彩礼”“零彩礼” 作为核心修订内容,使其成为约束村民行为、弘扬文明新风的 “硬杠杠”。
与此同时,一支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文明倡导小组迅速成立。他们穿梭在乡间小道、农家院落,为广大群众提供婚俗改革咨询服务。一旦村内有婚嫁事宜,小组成员第一时间介入,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地进行文明劝导。截至目前,文明倡导小组已累计开展婚嫁事宜劝导 10 余次,用真诚的话语、贴心的关怀,解开了群众心中对于低彩礼、零彩礼婚嫁的担忧与困惑,让文明新风吹进每一户人家。
宣传教育发力,潜移默化润民心
为了让 “低彩礼”“零彩礼” 的理念深入人心,与儿街镇在宣传教育方面持续发力,采取 “线上 + 线下” 双轮驱动的宣传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地拓展宣传渠道。
线上,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精心制作并发布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鼓励大家争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推动者。一条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信息,如同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网络空间生根发芽。
线下,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精彩纷呈。理论宣讲员深入各村(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解读婚俗改革的重要意义;乡村大喇叭定时响起,循环播放移风易俗倡议书,让文明之声传遍田间地头;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发放倡议书 1000 余份,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尤其是针对婚嫁家庭,开展靶向发力的入户座谈,引导他们摒弃盲目攀比心理,树立 “礼轻情意重” 的婚嫁新风。通过这些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群众对 “低彩礼”“零彩礼” 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大幅提高,文明理念如春雨般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示范带动助力,正向激励好舒心
在推进 “低彩礼”“零彩礼” 宣传工作中,与儿街镇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发挥示范带动助力作用。一方面,树立党员示范标杆,全面推行 “党员先锋承诺制”。鼓励党员以身作则,带头践行 “零彩礼”、简办婚礼等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劝导亲属邻里摒弃陋习,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表率。
另一方面,借助 “与民共商”“板凳会”“庭院协商” 等基层民主协商平台,邀请 “零彩礼” 家庭代表现身说法。他们朴实的话语、幸福的婚姻故事,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群众,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零彩礼同样能收获美满幸福的婚姻。通过这些 “关键少数” 的示范引领,文明新风在与儿街镇的乡村大地上日渐浓厚,群众在正向激励下,纷纷以他们为榜样,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的行动中来,心中满是对美好新生活的舒心向往。
如今,在与儿街镇,“低彩礼”“零彩礼” 的理念正逐步取代高额彩礼的旧观念,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蔚然成风。在 “三力三心” 的持续推动下,与儿街镇正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信息来源:与儿街镇(陈苗苗)
来源:霍山微生活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