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键产品贸易中断创纪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8:12 2

摘要:有多少资讯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财经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图形化早晚专栏,为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专业人士提供简短、准确、全面的每日概览。每天只需几分钟即可领先市场。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有多少资讯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财经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图形化早晚专栏,为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专业人士提供简短、准确、全面的每日概览。每天只需几分钟即可领先市场。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长期说明:本篇内容为早报,如需查看晚报、周末特辑及相关研究报告,请至知识星球内阅读。

友情提示:查看昨日晚报内容请至知识星球

知识星球过往内容推荐:

今日网盘新增1035篇报告(带chatGPT 4o中文总结)

0.1%富豪狂攫财富 (51图) | 周末特辑

外资史无前例逃离美股(29图) | 早报


国企溢价抄底地产?(29图) | 晚报
中国信贷拐点(28图)| 晚报
Headline

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跌,降息预期升温

中国政府消费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

房价下跌致居民财富缩水明显

上市公司高盈利企业数量减少

中美LNG贸易中断创五年纪录

美股震荡,关税政策引市场混乱

美股大跌后散户大举买入“抄底”

美国高收益债风险溢价突破新高

税季或致美国市场流动性紧张

关税前汽车销量激增创新高

欧元区零售销售略有回升但不及预期

日本名义工资增但实际工资连续下滑

日本经济前景趋弱但当前活动获支撑

越南贸易顺差缩窄但进出口创新高

俄罗斯石油税收收入大幅下降

铜价剧烈波动,中国买家推动反弹

中国

1.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避险情绪升温,中国国债收益率周一普遍下跌。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幅约8个基点,均触及2月中旬以来低位,30年期国债期货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1年期利率互换连续两日下跌逾16个基点,市场对降息预期升温。此前,官方媒体评论员文章指出,中国有应对措施,降准、降息等工具随时可以出台。

2.高盛研究显示,政府消费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按增加值占比衡量,服务业在政府消费带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近80%;制造业、采矿业等其他行业占比均较小。对2006-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医疗保健、零售和电信等服务相关行业的收入增长与政府消费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3.在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触底时,住房资产占中国居民财富的约70%,相比之下,日本在2019年为约65%,美国在2023年第四季度仅为约25%。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即便是一线城市这一相对抗跌的市场,自2021年中期高点以来,二手房价格平均仍下跌约30%。若将这一保守跌幅应用于2021年高点时估值约为60万亿美元的中国住宅市场,则意味着约18万亿美元的财富,相当于中国一整年的GDP,或中国14.1亿人口8年的总储蓄额。同时,如此规模也几乎是中国股市总市值(约9万亿美元)的两倍。

4.2024年,盈利超过人民币1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较2023年减少,反映出整体盈利能力的下滑。

5.尽管美国仍吸引最多的AI顶尖人才就业,但中国是全球最大AI研究人才来源国。随着高校与企业科研条件日益改善,中国正具备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DeepSeek等本土团队就是典型案例。AI应用落地不仅依赖算法能力,更需整合至复杂产品体系。中国在STEM人才培养上全球领先,每年毕业生数量超美、法、德、日总和,庞大的工程师基础将赋予中国企业更强的AI原型开发与产品化迭代能力,加速实现技术规模化部署。

6.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中国已连续60天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创五年来最长停顿纪录。数据分析公司Kpler指出,目前暂无美国LNG船货运往中国。上一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曾在截至2020年4月的连续约400天里未进口美国LNG。为反制美国关税,中国自2月10日起对美国LNG加征15%关税,上周五又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两国LNG贸易持续脱钩。中国买家虽然持有长期合同,但由于暖冬和高库存,需求不迫切,贸易商可灵活地将美国LNG合同转售至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

7.受数据中心需求推动,鸿海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64万亿新台币(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符合市场预期。公司预计第二季度云计算和网络产品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同时警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将对未来整体销售额带来影响。

美国

1.在经历剧烈震荡的一天后,美国股指周一收盘表现不一,道指涨约1%,标普500下跌0.2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小幅上涨约0.1%。标普500已经逼近技术性熊市,纳指已于上周跌入熊市区域。当天早盘,受“特朗普或暂停关税90天”的错误消息刺激,标普500一度从盘中低点反弹约7%,但白宫随后澄清将按计划推进加征关税,市场随即回落。特朗普声称,自4月9日起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关税,除非中国取消反制措施。投资者对关税政策的误判反映出市场对政策缓和的强烈期待。VIX波动性指数周一大涨51%,过去一个月该指数已翻倍。

2.尽管特朗普大规模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幅达14个基点,结束连续下行趋势,脱离六个月低位。交易员已经加大了对美联储宽松预期,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已计入2025年将降息五次,5月首次降息概率接近50%。

3.上周四美股遭遇2020年6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天,散户开始启动逆势“抄底”。富达数据显示,散户在当日涌入Vanguard标普500 ETF、英伟达、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等股票及ETF,买单量是卖单量的5至8倍。

4.美国高收益债券风险溢价已突破400个基点,为2023年以来首次。与股票市场相比,此前该市场的定价一直过于乐观。

5.Wrightson ICAP预计,由于去年金融市场带来的可观收益,今年4月和5月报税季期间,美国未预扣所得税收入将同比增长11%。这类税收通常由未通过工资代扣代缴的高收入者直接申报缴纳,主要来源于投资收入。摩根大通策略师团队指出,随着纳税人提取资金缴税,货币市场基金可能流出1450亿至1650亿美元,银行体系储备金则可能减少2000亿至4500亿美元,短期内或对流动性造成影响。

6.美国破产申请数量自2024年下半年起已处于类似衰退期的高位区间,2025年初更逼近2020年疫情初期的高点水平。

7.在特朗普即将实施对外国汽车加征关税前,消费者和经销商出现明显“抢购”行为,提前锁定价格,推动销量大幅走高。美国3月汽车销量激增至年化1,780万辆,创疫情后新高,远高于前月的1,600万辆。

8.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公司发行的美元绿色债券规模创下十年来最低,仅售出不到10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发行规模曾高达近100亿美元。

欧洲

1.受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持续影响,欧洲股市周一连续第四日下跌。斯托克50指数盘中一度暴跌逾7%,收跌5.4%,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斯托克600指数盘中跌幅达6%,收跌4.5%,为2024年1月以来最低。公用事业、零售、保险、金融服务、能源和化工等多个板块跌幅超5%。欧盟表示愿意就关税问题与美国谈判,但如果有必要将准备好反制措施。同时,市场对欧洲央行4月降息预期升温,押注25个基点降息概率达90%,年底存款利率预期降至1.65%。英国方面,富时100指数收跌4.4%,创一年多新低。

2.欧元区2025年2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3%,扭转此前连续三个月停滞局面,但低于市场预期的0.5%。非食品类商品销售回升0.3%,食品、饮料和烟草销售增长同为0.3%,均较上月增幅放缓;燃料销售小幅上涨0.2%。分国家看,西班牙(+1.3%)、德国(+0.7%)和法国(+0.2%)录得增长,意大利(-0.1%)与荷兰(-1.4%)则出现下滑。

英国

1.英国Halifax房价指数3月同比上涨2.8%,为2024年7月以来最慢增速。环比下跌0.5%,跌幅为一年内最大,远差于市场预期的上涨0.2%。平均房价从2月的29.86万英镑降至29.67万英镑。Halifax表示,3月成交活跃,但购房者仍受高借贷成本、房源紧张及经济不确定性困扰。

2.英国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3月,英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高于2月份的2.1%。不过,受服装和鞋类价格下降影响,3月整体商店价格环比同比0.4%。

亚太

1.日本2月工人名义现金收入同比增长3.1%,高于预期值3%和1月修正值1.8%,为贸易阴云笼罩的日本经济带来一丝希望。然而,剔除抽样影响后,全职工人的基本工资仅增长1.9%,为18个月来首次低于2%。同时,受持续通胀压力影响,实际工资同比下降1.2%,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2.日本2月领先经济指数降至107.9,略低于前月修正值108.2,符合市场预期,反映未来经济前景趋弱。同期,家庭支出同比增速转为下滑,消费者信心跌至2023年3月以来最低。不过,同步指数升至116.9,为2019年9月以来最高,显示当前经济活动受消费回暖、企业投资和就业改善支撑。

3.最新民调显示,在5月3日大选前夕,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所在的工党支持率上升至52%,为11个月来的最高点。而反对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的支持率则下降1个百分点至48%。尽管阿尔巴尼斯的个人支持率略微下降至42%,但他仍比反对党领袖达顿(Peter Dutton)更受欢迎。阿尔巴尼斯有望成为二十年来首位赢得连任的澳大利亚领导人,但由于工党在下议院仅占微弱多数,几个席位的损失就可能迫使他依靠小党派和独立议员的支持才能执政。

新兴/前沿市场

1.越南2025年3月贸易顺差缩至16.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7.8亿美元。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4.5%至38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进口同比增长19%至368.8亿美元,也创历史新高。第一季度,越南出口同比增长10.6%至1028.4亿美元,美国为最大出口市场(311亿美元);越南进口额同比增长17%至996.8亿美元,中国为其最大进口来源国(381亿美元)。

2.2025年3月,沙特阿拉伯Riyad Bank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58.1,为非石油私营部门自去年10月以来最慢扩张。尽管仍高于长期均值56.9,但新订单增速放缓,外需增长趋弱。企业产出和业务量继续增长,但动能减弱。就业保持稳定,延续2月的16个月高位,企业仍在扩充销售与运营能力。由于采购与工资成本回落,投入成本通胀降至逾四年新低,产出价格六个月来首次下降。

3.受原油产量下降和全球原油价格下跌影响,俄罗斯3月石油税收同比下降逾15%,至9568亿卢布(114亿美元)。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总收入同比下降17%,至1.08万亿卢布。此外,俄罗斯政府向汽油和柴油生产商支付了1003亿卢布的补贴,以供应国内市场,这也削减了联邦预算。

4.由于2049年到期的安哥拉欧洲债券收益率高达12.04%,安哥拉将推迟新一轮欧洲债券发行,称当前利差未能反映国家基本面,甚至高于评级更低的尼日利亚(收益率为10.49%)。上月安哥拉完成非交易路演,拟发行15亿美元欧洲债券用于再融资及预算支持。尽管2024年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预计降至62%(前值7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仍警告称,其短期仍面临融资成本高、偿债压力大等挑战。

大宗商品和能源

1.在特朗普激进贸易政策引发2020年来最大市场崩盘前一周,对冲基金增持的布伦特原油多头头寸至11个月高点,达到31.8万手,表明一些投资者严重低估了特朗普的激进贸易政策。与此同时, WTI的多头头寸升至六周高点。

2.由于中国买家逢低买入,铜价在周一经历了剧烈波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开盘后一度暴跌7.7%,跌破每吨8,500美元,随后在两小时内迅速反弹近1,000美元,创2009年以来最大日内波动幅度,交易量也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中国制造商和进口商的买盘兴趣是推动铜价反弹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逢低买入的历史由来已久,并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后推动铜价回升。尽管如此,铜价未来走势仍不明朗,花旗集团预计短期内铜价将在每吨7,500至8,000美元区间波动,而美国银行则认为可能跌至5,700美元。

3.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月食品价格指数为127.1点,较2月经下修后的126.8点基本持平。谷物价格下跌2.6%,创2020年9月以来新低,因北半球主要出口国作物状况改善及贸易紧张情绪升温拖累市场情绪,部分跌幅被汇率波动、俄罗斯供应趋紧及土耳其取消小麦进口配额所抵消。糖价下跌1.4%,因全球需求疲软迹象缓解了供应紧张担忧。相反,植物油价格上涨3.7%,受棕榈、豆油、菜籽和葵花籽油价格上扬带动;肉类价格上涨0.9%,主因德国恢复口蹄疫非疫区地位后欧盟猪肉报价上升。乳制品价格基本持稳。

说明:本专栏所选取的任何信息均仅反映所列示来源机构或分析师的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和机构的投资建议,不能成为或被视为交易任何证券产品的邀请及承诺。

来源:边际环球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