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启智,桂香盈袖。2025年9月11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共体“AI领航计划”迎来新一季深度研修。本次聚焦“功能·专业·超专业——专业教学智能体设计”主题,教师与专家共聚星荟空间,在思维碰撞和人机协作中,探索教学智能体的设计之道,开启了一场从理念
金秋启智,桂香盈袖。2025年9月11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共体“AI领航计划”迎来新一季深度研修。本次聚焦“功能·专业·超专业——专业教学智能体设计”主题,教师与专家共聚星荟空间,在思维碰撞和人机协作中,探索教学智能体的设计之道,开启了一场从理念到行动的教育进化之旅。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共体成员校中梁实验学校、阳光家园小学、科学城小学全体教职工通过线上直播,一起参与了此次学习。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教共体总校长陈娟作了题为《教育乘AI·我们共同的使命与未来》的报告。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入手,对“教育乘AI”做了深刻解读。她指出“让人成为更好的人”是教育本质,也是大家工作的基石。如果我们把这个“1”忘记了,后面无论做多少工作,都可能偏离方向。当教育理念出现了偏差,技术用得越多,可能错得越远。“教育乘AI”中的“乘法”意味着倍增效应和质的飞跃。在这个公式中,教育永远是主导者,AI是大家的倍增器。
陈娟书记强调教育者不应被动适应,而应主动引领,将AI转化为课堂中“另一个会思考的伙伴”,让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走向专业教学智能体的设计师、学习活动和激励机制的重构者,在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同时,使之成为有温度、智慧、担当的人。为此,学校将稳步推进“教育乘AI”体系建设:以基础智能体搭建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人机协同教学,并逐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的AI化。在这一过程中,陈娟书记希望教共体四校应协同共建、共享成果,真正成为塑造未来教育新生态的先锋力量,办老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成都润德英才学校副校长、思辨教育研究院张安仁院长以《功能—专业—超专业:人机协同教学的进化路径》为题,带领教师们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与实践之旅。他指出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模块,而是基于学生认知图谱动态组织的学习路径;教材也将从静态图文升级为融合VR、AR及实时反馈的“智能学伴”,既能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也能成为启发思考的对话者。张安仁院长还分享了一则案例:18岁高中生借助AI处理天文数据、做出重大发现,生动诠释了“AI增强型学习者”的可能。
随后,张院长以数学课《字母表示数》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词,将智能体从完成简单任务的“功能工具”,提升为理解教学逻辑、引导思维发展的“专业助手”。他特别强调,好的提示词背后是清晰的教学目标、严谨的学科逻辑和对学生认知阶段的充分尊重。
在实操环节,教师们以四年级语文课《蜜蜂》为蓝本,亲身体验了教学智能体设计的全流程:从梳理课标目标、设计学习环节,到调试优化和组内审核。一步步实践中,教师们逐渐掌握了将教学创意转化为AI语言的方法,真正走向“专业设计”。
活动最后,陈娟书记鼓励教师们保持开放心态和探索勇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持续迭代智能体设计,让人机协同不仅服务于“教得更好”,更致力于“学得更有意义”。她期待,在不久的未来,由师生共同设计的教学智能体能够成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星伙伴”,照亮每一颗好奇与求知的心灵。
秋光正好,长风渐起。在这场融合智慧、技术与温情的探索中,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共体的全体教师们正以领航者的姿态,拥抱变化,主动创造变化。他们坚信:当教师成为善思考、善设计、善协同的教育智能体设计师,教育的星空必将更加璀璨。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