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实的好评差评,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为牟取利益,部分直播平台运用各种“障眼法”和“涂改术”,通过删评控评,营造一派“满屏皆是好评”的假象。这种不良操作,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严重破坏了电商直播的公平交易秩序。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温献伟
据报道,近段时间以来,部分直播电商平台反复出现删评控评现象,消费者被装进好评刷屏的信息茧房,这种无视“差评权”的现象,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真实的好评差评,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为牟取利益,部分直播平台运用各种“障眼法”和“涂改术”,通过删评控评,营造一派“满屏皆是好评”的假象。这种不良操作,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严重破坏了电商直播的公平交易秩序。
为何删评控评现象难以根治?就利益角度而言,删评控评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违法成本。从技术手段来讲,操控删评控评的网络水军组织更加规模化,手段更专业化、隐蔽化。二者的加持,使得部分电商直播平台利欲熏心、有恃无恐,成为电商直播领域的顽癣和蠹虫。
商品评价体系关乎消费者权益,更关乎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整治删评控评现象、让消费者真正拥有“差评权”,还须多方合力,协同治理。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运用技术手段,补短板、堵漏洞,建立强大“防火墙”,让商家和水军无隙可乘。平台发现直播间满屏好评,也要提高警惕,尝试建立消费者真实消费体验反映通道,为消费者的“差评权”提供渠道救济。对于部分直播商家来说,要高度珍视消费者的“差评权”。王阳明说:“攻吾短者是吾师。”通过消费者的差评,才能真正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查缺补漏,优化服务。从而逐步变“差评”为满满的“好评”,这是企业和商家都应该具备长远眼光和思路。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