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曲剧,可能许多人并不陌生。小时候的我就因看过曲剧名家海连池的《卷席筒》而念念不忘。印象中,还曾看过《屠夫状元》《女驸马》等曲剧经典剧目,感觉它跟豫剧一样,很有味道。
祥林嫂谢幕
刘豫东
今年四月一日晚上,与朋友长坤夫妇一起前往修武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河南省曲剧团主创的曲剧《鲁镇》,收获颇多。
提起曲剧,可能许多人并不陌生。小时候的我就因看过曲剧名家海连池的《卷席筒》而念念不忘。印象中,还曾看过《屠夫状元》《女驸马》等曲剧经典剧目,感觉它跟豫剧一样,很有味道。
曲剧《鲁镇》由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风波》等小说改编而成,主要以《祝福》里的祥林嫂为主线展开。可以说,通过观看此剧,让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鲁迅这几部作品的认知。据了解,2021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曲剧《鲁镇》是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先驱而专门创作的一部作品。说实在话,戏曲讲究推陈出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提出“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所以说,包括曲剧在内的戏曲发展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这也是戏曲千年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戏剧开演前,我和朋友讨论,为什么戏曲名叫《鲁镇》,其实叫《祥林嫂》也挺好的。朋友意味深长地说道,之所以叫《鲁镇》,想必主创者认为鲁迅这几部作品多以鲁镇为故事发生地,巧妙地将鲁迅笔下众多的典型人物和虚构人物集中在鲁镇上,可谓匠心独具,视角独特,也情有可原了。仔细想来也是。
曲剧《鲁镇》这出戏以祥林嫂逃婚开始,以她惨死在风雪交加中落幕,生动地展现了祥林嫂的凄美一生。祥林嫂是一个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婆婆要将她出卖。她出逃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很快又被婆家抢走,被卖给贺老六成亲,生下阿毛。贺老六因打猎坠崖而死,阿毛被狼吃掉。祥林嫂丧魂落魄,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她为赎罪而捐门槛,但依然受歧视。在新年“祝福”的鞭炮声中,沿街乞讨的祥林嫂死在街头。可以说,戏曲成功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而剧中伴随着阿Q、小D、孔乙己、九斤老太等几个“吃瓜”群众的出现,他们好像从小说里走出来,个个鲜活而生动,再现了鲁镇的市井人生。像阿Q的“儿子打老子”、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等经典台词,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一个个经典形象。
老家人常说,戏是劝人方。新编曲剧《鲁镇》通过对祥林嫂的艺术演绎,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当看到祥林嫂的孩子阿毛被狼叼走吃掉时,听见后排的老婆婆小声议论,祥林嫂这女人的命可真苦啊!有人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作家丁玲曾评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其实,祥林嫂是个时代的悲剧,但,有时悲剧比戏剧更能教育人。看戏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心灵的触动,有别于其他说教方式。
曲剧《鲁镇》作为2025年度“中原文化大舞台”优秀剧目修武站展演,整场戏将近两个小时。随着剧情的发展,身为台下观众的我们并没有觉得时间长,不时为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而喝彩、鼓掌。毕竟,河南省曲剧团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演职人员表演精湛到位,精彩演出赢得了到场观众的认可。尤其是剧中谢幕环节,参与演出的演员们按出场顺序先后登台谢幕,无形中拉近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的距离。作为主角的“祥林嫂”最后上台谢幕,优雅的舞台语言,真诚地向观众三鞠躬,博得了阵阵掌声,感谢省曲剧团为修武的父老乡亲们带来的视觉盛宴。
晚风习习,曲终人散。返回的路上,我还深深地陶醉在戏曲情节中。是啊,《鲁镇》剧中的封建吃人礼教早已成为了历史,庆贺“祥林嫂”“谢幕”。
2025-04-06
来源:任任的综艺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