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关注到,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在联合国总部向会员国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重点,以及推动环境领域多边合作的关键机遇。以下是致辞的相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近日,“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关注到,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在联合国总部向会员国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重点,以及推动环境领域多边合作的关键机遇。以下是致辞的相关内容,仅供资讯参考。
河北金山岭长城银河全拱。©熊昱彤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图文无关)
尊敬的各位代表:
感谢今天有机会向各位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重点,以及推动环境领域多边合作的关键机遇。
即便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下,加强多边环境行动的必要性仍前所未有。气候变化、土地退化与荒漠化加速、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与废弃物问题日益严峻——这些挑战无不威胁着人类繁荣、健康、和平与公平。
然而投资清洁能源转型、开展生态修复再生、治理污染物与废弃物,将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有助于经济繁荣与企业盈利,更能创造就业、守护人类健康、促进和平安全、减少强迫迁移。
健康的地球无疑是人类健康、繁荣、公平及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基石。而环境多边主义正是我们守护这颗惠及众生的地球的最佳选择。
作为全球环境领域的权威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五十余年来始终以科学专业知识和国际协调能力支持会员国行动——我们推动达成多项协定与行动,使臭氧层逐步恢复、淘汰含铅汽油、保护无数物种与生态系统。
但全球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今年将迎来多个加速环境多边行动的重要契机。
首先让我们聚焦强化科学支撑这一关键任务。
各位即将听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与政策平台(IPBES)执行秘书长安妮·拉里戈德里(Anne Larigauderie)博士的报告。她将介绍《IPBES关联性评估报告》(IPBES Nexus Assessment),揭示生物多样性、水、粮食、健康、气候以及土地退化与荒漠化之间的深层关联。这份重磅报告指出:到2030年,实施自然友好型发展模式可释放10万亿美元商机并创造4亿就业岗位。
IPBES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互为补充。这两个机构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科学决策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年,我们正致力于建立第三个科学政策平台——化学品、废弃物与污染问题科学政策委员会,从而形成完整的科学支撑体系。
污染与废弃物问题位列今年议程优先事项。上周举办的“国际零废弃物日”主题活动聚焦时尚与纺织品浪费问题,感谢土耳其政府的领导力。关于设立该新科学政策委员会的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第三次会议续会将于2025年6月14日至20日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建立并运行这一平台对完善科学决策“三支柱”体系至关重要,它将帮助各国基于最佳科学依据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路径。
请各位关注4月8日国际资源委员会联席主席Janez Potočnik的简报,届时将分享资源效率与循环经济推动《2030议程》、经济繁荣与地球可持续性的真知灼见。
今年八月将迎来应对塑料污染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各国正加紧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终结塑料污染全球协议——所有国家在2022年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一致同意就该文书进行谈判。全球每年产生数十亿吨塑料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新科学研究不断证实塑料污染已侵入关键生态系统及人体几乎所有部位。
值得欣慰的是,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的第五届会议续会(INC-5.2)将于八月在瑞士日内瓦重启。基于去年底在韩国釜山形成的主席案文草案,当前谈判已形成强劲势头并取得广泛共识。
INC-5.2会议仍需重点推进三个领域:
首先是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问题。没有人希望化学物质泄漏到环境中或对人类造成危害,难点在于如何界定或限制化学物质,以及如何处理那些用于其他用途所需的化学物质。评估产品中化学物质的暴露风险或是可行路径。
其次是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但我注意到成员国存在分歧。不过,关于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DG 12)的目标为我们更清晰地勾勒出发展蓝图。
第三是资金问题。这对已遭受塑料污染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国家尤为关键。最终的条约文本需通过明确义务、建立机制、保障实施与资金催化为他们以及所有会员国提供支持。
在INC-5.2会议前亟需开展高级别政治动员以凝聚共识。我们计划通过区域磋商、代表团团长会议、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的高级别对话(塑料污染谈判是法国在“海洋治理”支柱下的优先事项)等多渠道推进。
我们敦促各会员国派出部长级代表出席INC-5.2会议,以攻克谈判难点,确保最终条约能彻底消除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塑料污染。
展望未来,今年年底将迎来第七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7)。
作为环境多边主义的核心平台,UNEA是会员国制定环境议程的决策中枢——从确立多边标准与目标,到创建全新全球框架与文书。UNEA的决议引领着全球环境议程的推进。
在环境外交之都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UNEA,汇聚了民间社会、主要利益相关方、私营部门、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今年第七届环境大会将以“推进可持续解决方案,建设有复原力的地球”为主题加速行动,特别设置“多边环境协定主题日”,重点推动协同行动应对多重地球环境危机。我敦促所有会员国在12月的大会上提出切实关键的优先议题。
谈及多边环境协定,请允许我简要通报重要进展:
联合国环境署荣幸地为20余项多边环境协定、区域公约及科学委员会提供秘书处服务。这个环境治理大家庭与会员国、产业界和民间社会通力合作,已取得诸多成就。通过《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与《蒙特利尔议定书》推动臭氧层修复;保护无数物种及广袤陆海疆域;提升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能见度;管控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逐步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即便面临挑战,多边主义仍在今年2月罗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续会上展现成效。各国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给予强力支持。各方达成一致,将通过资源动员战略来填补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并从所有来源筹集资金;敲定了实施进展情况的评估指标。此外,还成立了卡利基金,以确保生物多样性基因测序信息商业利用所带来的惠益能够得到公平分配。
本月将迎来新进展:4月底,《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将以“显现无形:化学品和废物的健全管理”为主题,就增强法律明晰度、战略框架、事先知情程序、电子废物、塑料废物及新增化学品清单等作出决策。
我特别呼吁各方支持批准《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这一关键修正案有望通过逐步减少氢氟碳化物的使用,在2100年之前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如果再加上能效提升措施的话,还能进一步降低气温升幅。要实现该修正案的全面生效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还需35份批准书。我呼吁那些尚未批准的缔约方在该修正案通过十周年纪念日(即2026年10月15日)前完成批准程序。
今年,许多其他多边环境协定也将迎来重要进展,其中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这方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在积极支持各会员国提前更新其《国家自主贡献》(NDCs),为即将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届缔约方大会(COP30)做准备。需要强调的是,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气候行动本身就是明智之举——这是造福全球各方的无悔行动。
我还期待加强批准《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的政治势头,本月下旬纽约召开的筹备委员会会议将为协定生效后的快速实施做好准备。今年联合国海洋大会亦将是关键节点。
各位阁下,
我们日益强调世界的互联性,强调我们共住地球村。人类始终通过气候系统、呼吸的空气和循环的水系紧密相连。环境不仅是一国生存繁荣的根基,更是所有国家共同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共有的资源宝库。
因此,我恳请会员国鼎力支持多边主义,支持上述关键进程,为人类与地球的健康环境贡献力量。
图源:©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图文无关)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资讯源 | UNEP编译 | YJ
审核 | Samantha
排版 | 绿叶
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参考资料】
【往期相关报道·海湿专家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4年度报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携国际扶轮社共同保护和恢复淡水水体
第六届亚洲及太平洋环境问题部长级峰会将于2025年8月26日在斐济举办
联合国最新报告:自2020年以来,建筑行业的排放量首次停止上升
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环境就是经济 | 常驻代表委员会第169次会议致辞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CBCGDF Media)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平台坚持发布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通过服务读者,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与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