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又火了一款水杯。就是那种带指纹解锁的保温杯。说是能保护孩子的饮水安全。9月开学季,这杯子一下子冲上了热销榜。价格可不便宜,三位数起步。外形跟普通保温杯差不多。但一说带“高科技”,很多人就开始心动了。有人觉得挺值,花钱买个安心。也有人说,这不就是智商税吗
最近网上又火了一款水杯。
就是那种带指纹解锁的保温杯。
说是能保护孩子的饮水安全。
9月开学季,这杯子一下子冲上了热销榜。
价格可不便宜,三位数起步。
外形跟普通保温杯差不多。
但一说带“高科技”,很多人就开始心动了。
有人觉得挺值,花钱买个安心。
也有人说,这不就是智商税吗?
一个水杯而已,搞这么复杂干嘛。
更有人吐槽,没电就打不开。
孩子手蜕皮了,指纹识别还失灵。
你说这算哪门子方便?
《海峡教育报》发了个视频聊这事。
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
一边说愿意为安全买单。
哪怕缺点一堆,也认了。
另一边坚决反对。
觉得这钱不如买书、买文具。
甚至还能存起来做点别的。
毕竟这些年被炒红的东西太多了。
买的时候觉得非它不可。
回来用两次就扔角落吃灰。
下面这几样,当年也红得发紫。
现在呢?基本都成了摆设。
先说鸡蛋滚动盒。
听着挺高级,鸡蛋自动往下滚。
取最下面那颗,上面的自动补位。
理想很丰满。
现实是,鸡蛋互相磕碰,容易裂。
裂了你还未必发现。
等你想吃的时候,里面已经坏了。
而且盒子尺寸固定。
大个儿的鸡蛋根本塞不进去。
结果你还得另外找地方放。
图个收纳,反倒更麻烦。
再来说喷油壶。
广告里雾喷得均匀,省油又健康。
可实际用起来,没几天就变水枪。
油直接哗哗往外冲。
啥叫控制用量?根本不存在。
喷头周围还老是黏糊糊的。
摸一下一手油,擦都擦不干净。
厨房本来油烟多,再来个脏壶。
看着就心烦。
还有撒盐器。
号称一按就是一克,精准到不行。
设计得像仙女棒,女生看了走不动道时锅气往上冒。
湿气一熏,出盐口很快就潮了。
盐堵住出口,结成块。
最后还不如拿个小勺子来得利索。
切葱器也是个经典例子。
一排小刀片,上下一推,葱丝葱花全搞定。
听起来很方便。
真上手才发现,葱稍微粗点就切不动。
手柄也不顺手,使不上劲。
硬要用力吧,案板被划得全是印子。
以后藏污纳垢,清理都费劲。
拖地累不累?大家都懂。
弯腰、拧拖把,一套下来腰酸背痛。
于是免手洗旋转拖把出现了。
杆子能拉长,不用弯腰。
踩一脚就能脱水,听着真省事。
可踩下去那一瞬间,脏水乱飞。
旁边刚拖的地,等于白干。
那个脱水桶更是卫生死角。
缝缝里全是泥和头发。
每次用完还得专门刷桶。
比原来还累。
还有洁厕凝胶。
挤出来是小花形状,五颜六色的。
马桶看起来还挺可爱。
很多人就冲这个买了。
结果用了几次才发现不对劲。
凝胶遇水半化不化,黏糊糊挂在壁上。
像坨奇怪的东西。
香味刺鼻,除臭效果几乎没有。
清洁力也差,该脏的地方还是脏。
最后大家一致:赶紧扔。
这些产品刚出来时都很风光。
直播里演示得特别好用。
买家秀和卖家秀差距太大。
买回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这种时刻。
看别人推荐,脑子一热就下单。
结果东西回来,新鲜劲一过。
就再也不用了。
其实也不是谁傻。
只是有时候太想解决问题。
听到“一键搞定”“轻松省力”就心动。
但生活里的事,哪有那么多捷径。
有些麻烦,本来就得一点点去应对。
回头看看那些闲置的小工具。
它们也没做错什么。
只是被吹得太厉害,背负了不该再看到“神器”宣传。
不妨多问一句:我真的需要吗?
也许慢一点,笨一点的方法。
反而更踏实。
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而不是跟着热闹走。
这样就算买错了,也不至于太后悔。
至少,我们是在尝试让生活更好。
来源:凯蒂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