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记者团暴走48小时:原来你是这样的博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3:40 1

摘要:“我之前来过赛里木湖两次,都是在不同的季节,它真的是一片神奇的湖泊,无论何时前往,它都能为你呈现一场独一无二的视觉盛宴和心灵触动。”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记者喻捷感叹道。

“我之前来过赛里木湖两次,都是在不同的季节,它真的是一片神奇的湖泊,无论何时前往,它都能为你呈现一场独一无二的视觉盛宴和心灵触动。”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记者喻捷感叹道。

9月10日,由中央宣传部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组织的“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来自中央媒体、对口援疆省市、自治区及兵团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深入探访博州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口岸贸易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以多角度、全景式展现博州高质量发展新貌。

采访团首站抵达赛里木湖景区。秋雨淅沥,记者们一睹湖光山色的热情丝毫不减。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赛里木湖景区管委会通过禁牧、生态护岸建设、文化植入和智慧化管理等系列措施,使赛里木湖凭借优良生态和独特风光,持续吸引游客打卡。

景区内,牧民阿衣达别克·比热依经营着马队,旅游旺季每匹马每日可增收500余元,成为旅游惠民的生动缩影。赛里木湖的“数字浪漫”同样令采访团记者称奇:湖面海拔2073米(谐音“爱你情深”),景区面积1314平方公里(寓意“一生一世”),距离首府乌鲁木齐520公里(恰似“我爱你”)。这些巧妙关联,为自然美景注入了温馨的人文情怀。

当日下午,采访团走进新疆天莱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成立于2013年,拥有10万亩农牧园区和11万亩饲草料种植基地,现存栏肉牛5万头,是西北地区规模领先的现代化养殖企业。其“天莱香牛”产品已获得南京国环全域有机认证,实现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有机化。

每头牛均配有电子耳标,内置唯一身份识别码和传感器;恒温水系统、3万亩有机饲草基地,确保牛群“饮温水、食有机料”。值得一提的是,天莱香牛还是军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多个国际顶级赛事的指定牛肉供应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语部记者张希焱说:“10万亩园区仅由1700余名员工高效运行维护,这里的智慧化、绿色养殖模式令人印象深刻,极具推广价值。”

9月11日上午,采访团来到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夏尔托热村棉田。与种植户、村干部深入交流后,记者们了解到当地在棉花品种选育、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全产业链发展成就。尤其当得知棉农通过手机终端即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并精准调控水肥管理,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数字化时,大家纷纷举起镜头,记录智慧农业为乡村带来的深刻变革。

在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高标准枸杞种植示范田里,红果压枝、丰收正忙。

“枸杞鲜汁口感类似番茄汁和沙棘汁,但酸度更低,非常好喝。”记者们一边品尝,一边询问如何购买这些枸杞特产。

村干部现场分享了枸杞扦插育苗、水肥管理、绿色晾晒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依靠枸杞产业村民增收的喜悦。一颗颗饱满的红枸杞被收入篮中,被镜头定格,成为“精河枸杞”生动的展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班牙语部记者吴硕宇现场用西班牙语,通过镜头向全球观众推介:“精河枸杞已获得欧盟认证,品质优异、果粒饱满,欢迎国际友人来新疆品尝。”

随后,采访团还实地走访了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公司、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国门景区。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公司依托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利用综保区散粮专列直达优势,实现高效生产,日产挂面达400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作为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加工能力最强的口岸,阿拉山口正加快发展粮油储备加工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综保区内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沉浸式体验区中,中欧班列呼啸而来的震撼场景,让记者们深感“阿拉山口未来可期”;即便面对十级大风,采访团依然热情不减,在庄严的国门前留下珍贵合影。

为期两天的深入采访中,采访团记者以脚步丈量博州发展厚度,用笔和镜头记录博州发展速度,通过全媒体平台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了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温度的博州。

文、图:靳蒙蒙
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审:田悦 编审:谢晓研 编辑:邹小梅 责编:邹小梅

来源:博州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