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既然要调休那不如调个大的,大干255天连休110天,评论炸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4 22:10 1

摘要:“多放两天假,调休却没死”,朋友圈骂声一片,可国务院文件里那几个字纹丝不动——“调休制度继续执行”。

“多放两天假,调休却没死”,朋友圈骂声一片,可国务院文件里那几个字纹丝不动——“调休制度继续执行”。

有人拍桌子:既然都加假了,干嘛不干脆把调休一刀砍?

别急,这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先说个真事。

去年国庆,我表弟在杭州做直播运营,节前连上九天班,嗓子直接哑成破锣。

结果假期第一天,他老板一句“平台大促,全员值班”,调休变加班,三倍工资也没给。

表弟骂娘:调休到底给谁放的?

答案其实藏在他老板那张排班表上——真正能用上连续假期的,是坐办公室、能请假、还能订机票的那批人。

调休像一张优惠券,看着人人有份,结账时才发现门槛高得离谱。

那为啥不取消?

两个字:算账。

官方口径是“全年工作日总量不变”,翻译成人话就是——生产不能停。

除夕、五一多放那两天,得从别的周末抠回来,否则全年GDP指标就缺斤短两。

别忘了,咱们还有庞大的制造业链条,机器一停,订单就飞越南去了。

调休就像给经济打的补丁,缝缝补补又一年。

可补丁越打越歪。

今年新规把除夕和5月2日扶正成法定假,看似让步,实则留了一手:春节依旧要靠调休凑七天,五一还是东拼西凑。

网友吐槽“拆东墙补西墙”,其实墙根本没打算拆——只是把窟窿挪了个位置。

真正该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隔壁日本那样,直接多给几天年假,让每个人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躺平?

答案听着有点冷:因为统一放假最省心。

十一黄金周全国一起动,高铁、酒店、景区一次性收割,GDP数字好看,地方财政笑开花。

要是分散休假,统计口径就乱了,旅游收入也不好算。

说白了,调休是经济算盘珠,不是生活润滑剂。

那普通人咋办?

我观察到一个歪招:把年假拆开用。

比如五一前后各请一天,自己凑个五天小长假,避开人潮,机票还能便宜一半。

前提是你得有年假、老板肯批。

听起来像废话,但真有人这么干——我一做审计的朋友,每年把年假切成碎片,专挑调休补班日请假,反向操作,居然多休了三天。

她说:“制度不心疼我,我得自己心疼自己。

说到底,调休就像一锅夹生饭,有人吃到肉,有人啃锅巴。

骂归骂,饭还得吃。

下次再看到“不调休”的小道消息,别急着转发,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先把年假休完——那才是真正握在手里的两天。

来源:顽强火车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