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十万狠抽西贝脸?老罗直播曝出猛料:18个月腌鱼算现炒?贾国龙豪言遭全网打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01:04 3

摘要:近日,罗永浩因在西贝就餐后发表关于“预制菜”的吐槽,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双方主要负责人先后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开渠道发声回应,各类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不少企业和网友也参与讨论,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近日,罗永浩因在西贝就餐后发表关于“预制菜”的吐槽,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双方主要负责人先后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开渠道发声回应,各类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不少企业和网友也参与讨论,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事件的起因,是罗永浩在西贝某门店用餐后,在社交平台留言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这一言论迅速引起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的回应。他公开表示,西贝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并未使用预制菜,并随即在全国门店推出以罗永浩命名的套餐,同时向媒体开放后厨展示操作流程。此外,西贝内部还召开了一场名为“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的会议,并表示将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罗永浩并未退让,反而在多个平台发起直播回应,并悬赏十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相关证据。他强调,自己并非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呼吁企业应做到信息透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他认为,预制菜可以存在,但不应该以现制现售的价格销售,否则就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在直播中,罗永浩以某媒体拍摄到的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产品为例,向观众展示了其包装标签。他指出,该产品配料表中包含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且保质期长达18个月。在他看来,尽管食材到店时仍为生鲜状态,但经过长期腌制与添加处理,已不符合一般消费者对“新鲜烹饪”的预期。人们外出就餐,本质是希望品尝到即时制作、原料新鲜的菜肴。

事实上,中央厨房结合冷链配送,已成为许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通用做法。这种模式通过对食材的统一预处理,来实现菜品口味标准化和运营规范化,属于行业发展的正常趋势,本身并不存在争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并“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可以说,政策层面是支持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

问题在于,西贝方面的回应方式引发了更多争议。尽管贾国龙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但在媒体实地探访门店后厨时,却陆续发现了保质期长达24个月的羊排和西兰花、18个月的腌制鱼、速冻油炸茄子与肉夹馍,以及保质期9个月的番茄炒蛋、椒麻鸡等预制型料理包。这些画面经传播后,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

从根本上看,罗永浩所质疑的并非预制菜这一形态,而是商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实情的行为。他认为,标榜“现做”却实际大量使用预制菜品,并以较高价格出售,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遗憾的是,西贝的回应并未真正触及这一核心议题。

这场争论的关键,始终应当围绕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展开。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消费者有权知晓所购餐食的制作方式和原料来源,从而做出符合个人意愿的选择。如果要说这次事件有什么正面意义,那便是引发了公众对预制菜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理性讨论——既不应对其全盘否定,也不应放任企业隐瞒实情。

消费者有权做出评价,也应当拥有充分的信息来做选择。而商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否值得定价,最终都应交由市场来判断。贾国龙此次的强烈反应,在舆论中反而加剧了公众对预制菜的负面印象,甚至影响到了西贝的品牌形象。据媒体报道,这场风波已导致西贝日均营业额显著下滑,也为其未来的上市计划蒙上阴影。

说到底,罗永浩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支付了六百多元餐费之后做出评价,这属于正当的消费者权利。而企业因一则差评就发起高调反击,不论是从商业效果还是品牌形象来看,恐怕都已陷入被动。

其实大家反感的,从来不是预制菜,而是被蒙在鼓里还掏了冤枉钱。吃一顿明白饭,真的有那么难吗?

来源:副本Z-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