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天爷,您要下还不快点儿,这雨再拖,俺家玉米全成泡面味儿了!”这是今天傍晚河南老王跟天絮叨的独白。9月15日,全国从西北到江淮各地一大波大雨蓄势待发,秋分将近,正赶上庄稼灌浆成熟的当口。农民兄弟一边抢晴收割,一边望雨犯愁,谁能想到留给庄稼的,是收获还是烂泥塘
“老天爷,您要下还不快点儿,这雨再拖,俺家玉米全成泡面味儿了!”这是今天傍晚河南老王跟天絮叨的独白。9月15日,全国从西北到江淮各地一大波大雨蓄势待发,秋分将近,正赶上庄稼灌浆成熟的当口。农民兄弟一边抢晴收割,一边望雨犯愁,谁能想到留给庄稼的,是收获还是烂泥塘?这年头,老天考大家,手速比命运还快!
说真的,今年的天,跟坐过山车似的。昨天才热得冒汗,今天钻进被窝直打哆嗦,气温飒飒降,雨点啪啪落,田里忙疯了的农民朋友都快成了“天气外交官”。你瞧,这几天全国大片地方都张罗着一场接一场扑面而来的“大水戏”,从四川盆地一路挥师东进到黄淮平原,主打一个:没完没了。
我记得小时候,俺们村里流行一句话,“庄稼最怕夜里下雨,醒来就见全变样。”这不是危言耸听,这轮强降雨,绝对让不少种田人心里发毛。这节骨眼上,秋收庄稼一个怕水泡、二怕阴天不带晒,有时候一天阴、一宿雨,下去一看,哎呀,全成糟粕团。你说愁不愁人?
咱们拆开看看,今年这阵秋雨表演得堪称“团体操”。安徽、湖北、湖南、贵州这会儿已经雨水哗啦啦,局部地方直接开大水龙头,60毫米的猛泼,说来就来,还夹杂阵阵短时强降水,搞得大家脑袋嗡嗡响。啥概念?一盆水倒下去,庄稼腿一软,说倒就倒,山区那些个小土坡也容易跟着“滑步”溜下去——别提多吓人。
专家早就喊破了嗓子:这几天四川盆地中北部、河南中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等地,统统要捧出超大号降雨套餐,有些地方小时雨量直接上40~60毫米,暴雨说来就来。雨水这一合计,泥巴成汁,玉米林里泡泥鳅,那架势,生怕把连云港直接冲成了“港湾城市+池塘版”。
你以为这些事只在新闻联播里播?俺亲戚家,今年秋收本以为能赚点豆腐钱,结果果蔬一夜浸水,三分地全成了“烂菜汤”。还有隔壁县干蔬菜的张大娘,天天拿镰刀追着天气预报跑,电视机前一站就是仨钟头,不抓紧割下晒干,就等着菜价掉到脚踝。他们活得那叫一个“雨情紧急调度员”,手机快成了作战指挥台。
大暴雨带来最怕的除了田塍起水沟、根系烂泥里泡筋骨,还有那一地烂水果、蔫菜叶,让嘴上念叨“粮安天下”的大家伙蛋疼不已。去年有个数据,全国因为秋汛导致农作物减产近十分之一。不信?打开去年的苹果价格走势图,再看今年你买香蕉的尴尬样儿,腰包被天收拾得服服帖帖。
冷空气也不闲着,14到16号北方地区能“秒变初冬”,好家伙,气温往下降八九度,农民朋友晚上盖棉被都觉着欠点火炕。都说北风那个吹,实际风力有多大?新疆的天山脚下6~7级,渤海黄海简直像锅里煮饺子,出海的老渔民回港速度堪比百米冲刺。有人调侃,台风来得猛,鱼虾都得提前进港加班“避难”。
细琢磨这场雨情,其实是一场老天爷与粮食之间的“木桶短板论”:生产环节有个坑,收成立马是个问号。水涝严重了,地边渍水长虫、谷粒出芽,农民辛苦一年,末了看着地里烂成一滩,不心酸才怪。可偏偏这“关键期”,什么玉米、晚稻统统指望一两天放晴晒太阳,就像高考生临考熬夜,遇上停电只能摊手干瞪眼。
可话又说回来,天灾挡不住的日子,总得想点应对法儿。一些经验老到的乡亲,这阵常年备着潜水泵、水渠铲子和防雨布,干起来有点江湖“雨神训练营”的意思。下雨抢收,这些干农活的大哥大姐一身东北味儿:“雨歇一刻钟,赶快搬!”有些管棚户的还会趁风雪加固棚膜,就差写个“此处严禁掀翻”横幅挂在门口。
还有爱琢磨的科技型农友,提前用气象APP看小时雨情预判,甚至形成了村里自制“智慧农业联络群”。碰上极端天气,大到调度亲戚帮忙抢收,小到一块塑料布,该抄的那叫一个麻利。你要讲传统经验和现代气象结婚,这批新农人玩得贼溜,一套操作下来,输给天气认命算啥,“拼手速、拼脑筋”的精神头才是咱中国农村真实写照。
至于沿海那边,捕鱼的叔叔阿姨,一眼望见黑压压的云层就往港口扎堆。鱼市“秒没”,网友吐槽:“现在吃鱼比买彩票还讲运气。”其实这既是无奈,也是生活的踢踏步。每逢恶劣天气,保障生命安全才是头等大事。小船大船一起靠岸,风浪来了都统一口号:“宁肯空网不上天花板。”
话说回来,这雨下得再大,也架不住穷则思变的智慧。“哪有不下雨的天,哪有只经历好收成的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会哭的娃有奶吃”,能在雨中抢收的农友都是生活真格硬汉。天难固然难,人靠双手赢,哪怕家家是临时张罗、人人成救火队员,最后也总能给难题绳上个结。
还甭说,这几天全国上下,无论东南西北,都上演着“老天耍赖、农民斗智”的大戏。有人说,这场雨又烂泥又遭殃,可在我看,就像电视剧里的反转剧情,折腾的是韧性和能耐:你趁天晴抢一耙,它下场给你添堵,想挣点小钱先得斗过老天爷这一关。这世道,地头庄稼汉,个顶个都是段子手,撂下工具也是气象分析师!
唠叨了这么多,不就是提醒一句:风雨再大,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不是心灵鸡汤,这是真话硬理儿,只要人不迷糊手不快,天再爱开玩笑,收获还是你的。明儿一觉醒来,大嫂大叔们估计就又该踩着泥穿着雨靴下地去了——毕竟,庄稼人的日子,哪能容得别处拧巴?
这场秋雨一来,颗粒归仓是靠天帮忙,还是咱们自己抢巧劲?暴雨、大风、冷空气,一个比一个会整活,老天爷不留情面,粮食靠命还是靠行动,你觉得我们到底还能咋办?总不能让庄稼和大雨较劲把收成泡黄汤吧,那你说,这事儿搁你身上,会怎么干?
来源:高冷小猫n6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