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变局加速,一线从业者如何应对?|金熊猫论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2:07 1

摘要:本场论坛由资深媒体人李星文主持,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尽管论坛围绕两部与成都密切相关的影视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家里家外》)展开,但到场嘉宾并未局限于这一范畴,而是广泛发散,进行了一场思想激荡、酣畅淋漓的对谈。

影视行业的变革正在加速。

这种变局不仅重塑着行业生态,也激发着一线从业者的表达欲。

9月13日,第二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之四——“生态重塑: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挑战”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场论坛由资深媒体人李星文主持,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尽管论坛围绕两部与成都密切相关的影视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家里家外》)展开,但到场嘉宾并未局限于这一范畴,而是广泛发散,进行了一场思想激荡、酣畅淋漓的对谈。

新环境,新生态

上半场圆桌论坛的研讨嘉宾包括:影视评论家、中国电影评论会理事谭飞,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完美世界影视业务负责人曾映雪,中央广播电视台影视纪录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马骏,西嘻影业执行副总裁傅文婕,巴西演员朱莉安娜·克努斯特。

上半场主要探讨了两个议题:一是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推进创新;二是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探讨如何推动影视产业从单一作品向全链生态跃迁。

关于第一个问题,马骏提出三个关键词:创造力爆发、性时比和全品类生态,分别对应生产端、用户端和产业端。

技术进步降低了创作的门槛,而竞争加剧则要求创作者提升内容的“性时比”(即观众投入时间所获得的价值),并拓展更多元的内容生态。这既是趋势,也是挑战。

作为完美世界的影视负责人,曾映雪表示,归根结底是要在求新和求质中找到平衡。她特别提及,“广电21条”给行业松了绑、加了油。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让创新有了底气,让守质也有了保障。

西嘻影业副总裁傅文婕则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概括当前创作的环境:创新如同油门,风险控制是刹车,政策指引好比红绿灯与交通标识,而市场反馈则是GPS导航。

她指出,在现阶段行业背景下,实现颠覆性创新需天时地利人和,但制作方可以基于一线反馈进行微创新和点状创新,以摆脱同质化困局。

对从业者而言,最大风险在于内容产出却无人问津,因此应保持自省,以平等视角认真倾听观众声音。

政策指引方向,市场的GPS提供实时反馈。在这种双重指引下,才能走稳创作之路。

谭飞在总结发言中,结合今年暑期档《你行!你上!》《酱园弄·悬案》等作品的票房失利,以“三去一现”概括了当前的行业变化,即创作上的去中心化、去精英化、明星大腕祛魅化,以及年轻创作者的大量涌现——这一点在微短剧行业中尤为明显。

“三去一现”正深刻影响着当下的影视生产,只有各方协同努力,影视行业才能持续获得大众的重视。

第二个议题聚焦影视IP全链生态的构建。马骏认为,超级IP必然带来超级转化,剧集开发需从一开始就采用系统性思维,明确作品在IP全链中的定位。

尽管目前真人剧集在衍生开发上不如动画作品有优势,但长剧所积累的故事与场景具有持续开发的价值,这也是未来剧集产业的重要方向。《繁花》《庆余年》等作品已在这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傅文婕结合此前在动画电影行业的工作经验指出,在IP全产业链的拓展上,动画电影行业有几个方面值得剧集市场参考:版权归属清晰化、授权体系规范化、创作周期可控化。

三大困境与四种回应

下半场圆桌论坛的研讨嘉宾包括:美国美西编剧协会国际委员会负责人鲍勃·安德伍德,“听花岛”总制片人及制作负责人赵优秀,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总裁兼亚太区副总裁冯伟,长信传媒董事长及著名导演郭靖宇,中国演员唐嫣。

论坛正式开始前,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兼经纪人委员会会长高长力作开场致辞。在致辞中,高长力提出了当前行业面临的三大困境:文艺作品价值观引导的困境、视听产品“重口味化”的困境,以及精品内容难以脱颖而出的困境。

而嘉宾们的发言可视为对这三大困境的回应。

赵优秀提到了短剧创作的精品化和多元化趋势,以近期开机的《家里家外2》为例,剧本厚度达到了7万余字,远超了普通短剧的文本体量;拍摄周期长达30天,等同于部分中小成本长剧的制作时长。

在长短剧协同发展方面,赵优秀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思路:

长剧可通过衍生短剧拓展IP边界,例如围绕配角故事线开发番外短剧,增强观众情感联结,实现IP价值的二次挖掘。

短剧则可作为长剧的“创新实验室”,通过试水新题材、新人物,验证市场反应,为长剧开发降低风险,形成“短剧探路、长剧深耕”的良性循环。

如果说赵优秀是从实践操作层面来提出解决方案,那郭靖宇则是从行业认知层面来分享观察。

他指出,随着科技发展以及观众对知识与情感理解方式的变化,应当相信新一代观众的判断能力。

而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短剧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从业机会和晋升通道。年轻人在哪里,行业的未来就在哪里。

随着“广电21条”的出台,行业整体呈现向好趋势。郭靖宇强调,“要利用这个时间让过去几年远离我们的资本迅速回来,重新关注这个行业,因为资本不关注的行业必将被抛弃”。

作为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总裁兼亚太区副总裁,冯伟引入了国际比较的视角,谈到流媒体与短剧对好莱坞的冲击。

他指出,过去好莱坞依赖大IP和经典IP的持续开发实现盈利,而流媒体的兴起颠覆了这一模式,迫使好莱坞公司加快布局自有流媒体平台,并生产更丰富的内容以适应观众需求。

另一方面,以ReelShort为代表的中国微短剧APP,在商业模式与观众心智占领方面已走在行业前沿,成为好莱坞学习与研究的对象。同时,中国微短剧通过本土化运营和海外延伸,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全球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唐嫣则从演员角度出发,谈到短剧兴起和观众”解构“影视作品的风潮对表演提出的新要求。她表示,过去剧集播出即意味着创作阶段的结束,而现在播出却只是开始。

唐嫣表示,“这意味着我们所有的表演,不但要经受正片的检验,还要能经得起被拆解、重组、放大。”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员的工作不再仅限于镜头前,更需与观众积极互动,构建角色与观众之间的“共生”关系。

影视行业正站在理性与热情的交汇点,挑战虽在,但创新未止。

无论是口碑与票房的正向联动,还是短剧与长剧的生态共融,都在推动行业走向更成熟、更多元的未来。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变革终将回归好内容本身。

【文/王盼】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