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衣室的地板还留着擦不干净的汗渍,气味里混合着年轻球鞋的橡胶味和淡淡的药膏味,伸进去的那只试探目光,是德文-威廉姆斯。身高2米06,步子不大不小地跨进来,和福建队的这群小伙子交换了第一声“嘿”。有人说,他来了,是要带领这群“菜鸟内线”翻身做主,还福建男篮一段久
更衣室的地板还留着擦不干净的汗渍,气味里混合着年轻球鞋的橡胶味和淡淡的药膏味,伸进去的那只试探目光,是德文-威廉姆斯。身高2米06,步子不大不小地跨进来,和福建队的这群小伙子交换了第一声“嘿”。有人说,他来了,是要带领这群“菜鸟内线”翻身做主,还福建男篮一段久违的季后赛春梦。
【如果换成你,临危受命,被一群刚从校队上调、CBA赛场连空气都没吸几分钟的毛头小子围着喊“老威”,你心里会怎么想?】球迷们的热议在社交媒体炸开锅,褒贬不一,有人掰着威廉姆斯那份数据单一页页分析:2020-21赛季江苏14场球,场均12.9分8.1篮板;22-23赛季39场,11.6分9.4篮板,单场干过28+15的活儿。可搁到福建队这摊上,从CBA“最弱内线”到“季后赛希望”,只靠威廉姆斯这根拐杖,未免对物理规律过于乐观。
理一理这笔签约,先得放下球迷式的情怀和“救命稻草”幻想。威廉姆斯不是超级内线,甚至在CBA同类外援里,他也从未是那种能单挑残局、起死回生的狠角色。优点嘛,别说我苛刻,的确有:爆发力蓝领属性突出,硬朗,护筐、抢板都算尽责,这绝对能给福建队今年那趟青春风暴减点坍塌的概率。但进攻端没什么持球能力,篮下硬仗能顶,但不会持球杀出血路。尤其是自动导航型进攻——“喂进来他就搅一搅,喂不进来他盯篮板”;打小球队还行,遇到烟枪级的内线怪物——更别说老熟人“炮哥”周琦——那威廉姆斯多半只能苦笑。
这个笑,多多少少点题,把福建现状渲染成一出黑色喜剧:平均23.3岁的全CBA最嫩球队,光内线就排出杨曦皓(23岁)、冯铭臻(22岁)、刘李(18岁),还有另一颗“蛋生蛋养”的张卿瑞(也是18岁),仿佛把大部分校队新星齐刷刷丢进“CBA成人礼”。有点像把一帮刚拿驾照的新司机,塞进F1赛场上赛车的后排,然后在广播台上宣布:“他们会成长,别担心。”
那些成年人的残酷规则无情、毫不诗意。王哲林出走以后福建队内线的“微弱”不是一个形容词,是个统计学现象。菜鸟内线的对抗和适应、协防轮转,这些光练不出来,全靠一场场被“教育中成长”。威廉姆斯能帮他们带带三节,能给防守撑点脸面,经验和肌肉免不了都要消耗成“菜鸡互啄”的底线试探——但要说仅靠他一只鞋,福建能冲进季后赛,不如指望篮筐突然低两公分来的现实。
其实福建这个新阵容的故事带着点荒诞色彩。本土锋线和后卫线的潜力选手倒不少,邹阳、杨曦皓,曾凌铉、黎伊扬,清华王炸听上去像下棋阵法。锋卫线上大家扮演的更像是少年成名的角色,光环背后都是伤疤。问题是最缺的不是啃骨头的流量明星,而是一个可以稳定产出、能扛压的超级内线,还得是联盟头部那批猛人。中国篮坛现在供需矛盾尖锐——本土好内线被抢成香饽饽,外援里真正顶级的大杀器,不是水涨船高就是只给争冠队选。你以为CBA混成这样,是内线新星们成长快,还是市场里的钱水位高?要不我多批点健康饮食菜单,福建中锋们能提速两成?
【这会儿威廉姆斯一定也能感受到这个剧本的幽默】。他算不上救世主,和那帮“新司机”瞪大眼上的,倒像是个老司机带学员,小心翼翼别剐漆碰瓷。偶尔能抽个火锅,反手来个补扣,CBA小圈层就把他扒来夸几句。但扭亏为盈、闯进季后赛那种戏码,说实话,除非福建再上大招——花血本砸来一个能翻场子的外线王,起码拥有一次“四大皆空但头铁”式的放手一搏。
这年头,理想主义的故事很难在现实联赛里开花。联盟最年轻的球队就像那批刚破壳的雏鸟,扑棱几下能不能展翅高飞,还是要看风大风小,和能不能借到一阵好风。威廉姆斯是块补丁,能遮风不能造风;福建的未来,就藏在这些还带点青涩的身影里。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是CBA的肌肉和战术,还有成年协议的“现实法则”,“成长”这个词天然带点疼,谁都别想着绕过去。
所以,问题还留在这儿:新外援威廉姆斯带这拨菜鸟,究竟能撑起福建内线、帮助球队圆梦季后赛吗?到底是浴火重生,还是又一轮“交学费”后咬牙回炉?在CBA这口无情的锅里,他们是否准备好不只做“年轻的笑话”,而是有一天真正成为冷静而锋利的主角?这个答案,您怎么看?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来源:黄河水清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