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天的怀柔,街巷间的烟火气与城市文明的整洁感交织共生。为让这份“家门口的美好”更持久,怀柔区以“人民城管为人民”为核心理念,启动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服务、管理、执法三维赋能,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与城市文明度。
秋天的怀柔,街巷间的烟火气与城市文明的整洁感交织共生。为让这份“家门口的美好”更持久,怀柔区以“人民城管为人民”为核心理念,启动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服务、管理、执法三维赋能,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与城市文明度。
以“721”工作法为纲
锚定整治核心目标
此次整治深度践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聚焦无照游商、店外经营、乱堆物料、“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等市民高频诉求问题,统筹“疏堵结合、柔性执法、科技赋能”,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升级。
最终目标清晰明确:在重点区域环境问题“动态清零”基础上,实现全年六类突出诉求总量同比下降,让街巷更整洁、出行更顺畅,让“文明怀柔”从“看得见”的环境,变成“摸得着”的幸福。
聚焦重点区域
精准破解“痛点”点位
整治行动将老城区及周边平原地区列为核心区域,对“市督查重点区+市级诉求点+区级重点点”实行“挂账管理、动态销账”,确保问题不反弹:
市城管执法局督查检查重点覆盖区域
包括三纵十横主要大街,以及北斜街、滨湖北街、礼贤街等背街小巷,重点整治无照经营、违规广告牌匾;
7处市级诉求集中点位
包括占道经营整治计划上账点位:石厂新村泄洪道桥桥南;非法小广告重点点位:龙山街道南华园四区、南关一区,泉河街道湖光小区,雁栖镇一品园小区,庙城镇庙城村,怀北镇龙各庄村。
17处区级重点点位
包括无照经营、店外经营诉求高发点位:龙山街道莲馨苑十字街、东关一区、南小街南口;怀柔镇大中富乐村、红螺寺景区周边、红螺景园(刘各长回迁楼)周边、一品园大集;泉河街道北斜街沿线、礼贤街西口、湖苑山庄周边、于家园小街沿线、北京燃气门口、滨湖公园;庙城镇禹河市场,以及怀黄路、怀长路、京加路旅游沿线。
六大暖心举措
让整治“有力度更有温度”
1.疏堵结合:给流动商贩“安个家”
在“不影响消防、交通、居民生活”原则下,老城区闲置空地、广场将变身临时疏导区,引导流动商贩规范经营;同时优化“一南一北”便民早市管理,实行“准入-监管-退出”闭环,既保民生烟火,又护街巷整洁。
2.柔性执法:“首违不罚”显温情
节日(春节、五一等)期间实行“提前告知+备案准入”弹性管理,烘托氛围不添乱;对沿街商铺、旅游沿线果园推行“划线经营+动态巡查”,轻微违规“首违不罚”,用引导代替驱赶,让经营更安心。
3.便民助农:破解“卖菜难、买菜挤”
针对6-9月自产农产品上市高峰,在诉求集中区设流动果蔬助农服务点,吸纳本地农户进驻,既解决农户“占道卖菜”难题,又让市民在家门口买到新鲜果蔬,实现“市容”与“民生”双赢。
4.科技赋能:“共治码”更透明
老城区试点“门前三包共治码”,市民、商户可扫码参与监督,城管履职、政府派单全流程可见;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预警问题,非现场执法实现“发现-处置-销账”快速响应,让治理更智慧。
5.挂账销账:不解决不“摘牌”
对高诉求区域建立专项台账,“简单问题街乡自办、专业问题行业指导、复杂问题多部门联办”,实行“两月无反弹才销账”机制,确保整治成效长效化。
6.村居自治:让文明成为自觉
各村居制定环境自治办法,商户、村民共同参与“门前三包”,达标者获“流动红旗”或物资奖励,未达标者限期整改。从“要我治”变“我要治”,让文明成为每个人的自觉。
7.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共治氛围
整治不仅靠“管”,更靠“聚”。区城管执法局开通“城事执播间”普法宣法,常态化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24小时受理市民诉求;通过多元宣传,让更多市民了解整治意义、参与环境维护——毕竟,干净的街巷、有序的市场,是每个怀柔人的共同期盼。
共治共享
让文明怀柔“人人参与”
文明,藏在怀柔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烟火里。此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既是对城市“颜值”的提升,更是对民生“质感”的守护。期待每一位市民、商户都能成为文明的参与者:规范经营、维护门前秩序、随手劝阻乱象,让我们一起把怀柔的“烟火气”酿成“文明味”,让这座城市因我们的共同努力,更宜居、更温暖、更文明!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