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联想,也为被改变的一切感到惋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00:58 2

摘要:4月7日,香港股市一开盘,联想集团的股价就一路下跌。下午收盘时,报收7.58港元,下跌22.89%,远大于恒生指数13.22%的跌幅,在市值超千亿元的大盘股里,跌幅“名列前茅”。

开张FunTalk,作者:姐夫,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周特朗普宣布的“解放日”关税政策,打出了逆全球化最响的一枪。枪声即出,一个时代转身而去。

4月7日,香港股市一开盘,联想集团的股价就一路下跌。下午收盘时,报收7.58港元,下跌22.89%,远大于恒生指数13.22%的跌幅,在市值超千亿元的大盘股里,跌幅“名列前茅”。

众所周知,在“世界是平的“的全球化氛围当中,联想是中国最具时代标志性的公司。市场有此反应,也属正常。当然市场反应不止在于对其符号化的理解,更与联想的业务,深深嵌入到全球产业链有关。

从财报上看,截至目前,联想已经形成了智能设备业务(个人手机和PC)、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服务器和云服务)、方案服务业务(行业解决方案)三大业务集团,业务遍及全球。而根据公司业绩公告,2024年第4季度实现收入188亿美元,净利润7亿美元。国内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24%,美洲业务高达32%,为第一大区域市场。

作为全球化公司,这样的市场结构,可谓正中特朗普“解放日”关税的枪口。

一、关税战影响到的联想集团业务

目前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为54%,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为34%。在中国销售的联想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其主要部件之一的Intel CPU和其他美国进口的核心部件,将不可避免地被中国征收关税,从而显著推高生产成本。

能聊以自慰的是,其他PC厂商也会面临同样的关税负担,他们将站在同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消费者可能不得不承担更贵的售价。但厂商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新增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他们必须承担一部分,不然会在竞争对手面前处于不利地位。

相对来说,联想集团在美国的销售可能受到的影响更大。一方面是美国收取的关税更高,另一方面税基更大: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是笔记本电脑“整机”,而不仅仅是零部件。

其实,联想不是没有准备。从公开信息可以查到,联想集团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已经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惠特塞特设立了生产基地。同时也在墨西哥的蒙特雷、瓜达拉哈拉分别设立生产线,以供应美国市场。

不过联想集团和其他人一样,低估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力度。这次“解放日”的关税政策,无论是在国别的税率上,还是在覆盖的国别数量上,都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仅靠美国本土的生产线,短期内是不可能满足美国市场需求的。长期来看,即使增加生产线,其高昂的生产成本也难以令联想集团自己和股票市场所接受。

因此,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联想集团的业务受到了“戴维斯双击”,两边受夹板气。

此外,联想的中美以外业务也会受到影响。联想集团目前在欧洲中东非洲业务占比为25%,亚太(不含中国)为19%。这些国家的业务可能会收到中美贸易战“余波”的影响。目前各国对“解放日”的反应很杂乱,其中也有一些声音和苗头,是为了安抚美国而对中国商品加关税的。

例如:越南4月7日宣布对中国冷轧钢卷征收24.83%-27.83%反倾销税,其作为中国钢材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进口1273万吨,占总量12%),此次覆盖线材、型钢等主要出口品类。韩国紧随其后发布公告,对造船及建筑用厚钢板加征38%特别关税,直击中国对韩出口主力产品(2024年韩国进口中国厚钢板占该品类总量71%)。

如果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商品出口欧洲或亚太国家时,也遇到类似加关税等情况,将对联想集团产生额外的负面影响。

不过,值得为联想感到庆幸的是,近年来,这家公司一直在部署本地化生产。目前,联想集团在印度本地治里、钦奈生产笔记本电脑。2025年3月联想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将印度市场的PC生产全部本地化,年产量计划从1200万台增至1700万台。巴西圣保罗也设立生产基地,服务于拉美市场,生产包括笔记本在内的多种产品。2022年首家欧洲工厂在布达佩斯开业,主要生产ThinkSystem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服务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

是的,联想在面对全球化销售市场时,过去数年也在致力于全球化生产,就近供应给目标市场,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当下,这些布局可能远远不足以抵御和对冲关税风险。

二、关税战对财报的影响

联想集团2024年4季度净利润为7亿美元,其中因组织重组获得的税务抵免2.82亿美元,剔除此一次性因素后,净利润约4.18亿美元。具体分解到三大事业部的数据如下: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和方案服务业务是toB业务,成本结构相对不透明,关税对其影响较难测算。智能设备业务相对透明,我们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先研究一下:

联想的高端笔记本Thinkpad X1,根据配置的不同,目前美国市场售价约1600-2500美元,中国市场售价约为9000-20000元人民币不等。

假设其硬件中仅Intel CPU为美国生产,进口到中国需要缴纳34%关税,CPU占笔记本电脑的硬件成本比例约为15%-25%,或售价的9%-15%。这些笔记本电脑在中国销售,毛利将下降2.7-4.5个百分点。

假设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出口美国,且联想采取来料加工方式,适用保税区政策,则其用于出口美国的笔记本电脑所用Intel CPU免收中国关税,但其出口美国时,仍需要按照笔记本电脑的FOB价格缴纳54%的关税。

这将极大地拉高其在美销售的中国产笔记本电脑成本,甚至无利可图。从其他国家如墨西哥进口的笔记本电脑,进入美国时征收的关税虽然低一些,但其税基也是笔记本电脑的FOB价格,对利润的负面影响也远大于中国仅对CPU征税的影响。

假设联想集团的整体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这和中国收取intel CPU34%关税对联想笔记本在中国销售的影响基本差不多——联想集团就会出现亏损。

考虑到联想集团全球布局生产的现状,联想集团可能会通过全球产能调配的方式规避部分关税负担。在缺乏足够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的对利润的影响数据。但定性地看,联想集团同时具备:

巨大的美国市场存量,且市场供应的大部分来源于美国以外;

较低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全球布局业务——其他各国对美的关税反击,或对华的关税反击,均会受到波及。

所以,联想的业绩数据对关税因素是十分敏感的。

市场对联想集团的现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三、逝去的时代

未了,我们复盘下联想是如何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的,从中可以管窥下未来。

联想集团起源于1984年,由柳传志等11名中科院计算所员工创立。创立之初,以代理分销IBM、AST等国外品牌电脑为主,同时也着力于开发汉字处理技术。1985年推出“联想式汉卡”,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的“痛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和企业,奠定早期收入基础。

1990年联想推出第一台自主品牌电脑“联想286”,标志着从代理商向制造商转型。当时中国的PC市场被国外品牌如IBM、Compaq等主导。联想通过价格优势和本地化服务,逐步抢占市场,站稳了脚跟。柳传志著名的“贸工技”路线,也是在这个时候提出的。

1994年是联想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联想集团以0992的股票代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发行价格1.33港元,募集金额2.24亿港元。此后,联想集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6年市场份额超越Compaq,成为中国PC市场份额第一。

200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联想集团的营业收入超过226亿港元,净利润超过10亿港元。在中国第一的交椅上稳坐十年之后,联想不满足于只在中国当老大: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包括ThinkPad品牌和生产线。这笔收购使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仅次于戴尔和惠普),并获得ThinkPad的品牌和技术。

并购初期,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导致亏损,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困境,2009财年亏损18亿港元。在危机时刻,已然交棒给杨元庆、专注于联想控股业务的柳传志复出担任董事长,杨元庆改任CEO,通过大刀阔斧的裁员重组并优化供应链,2010年恢复盈利。

2013年,联想集团超越惠普,成为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IDC数据,约16.7%),此后多次蝉联。尝到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甜头之后,联想集团进一步开展全球化步伐,一方面在美国、日本、巴西等地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形成全球化制造网络;另一方面继续开展跨国并购,2014年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014年以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System x),布局数据中心市场。

从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造就了联想集团的成功:

没有开放包容的并购监管政策,联想集团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和服务器业务,乃至并购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就是天方夜谭。而这些并购,在助力联想集团成为全球化企业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没有低关税政策,联想集团不可能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优势,形成强于竞争对手的巨大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扩张中取得巨大优势。

没有互联网和跨国沟通成本的降低,没有冷战结束的和平红利和技术进步导致的全球物流成本的降低,大规模的生产地和市场相分离的经营策略就不可能实施落地。

而今,这一切都在逐渐逝去,我们并不知道它们何时才会回来。

对联想这样的全球化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

开张FunTalk,作者:姐夫

来源:虎嗅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