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北京发布了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一天之中,10时至16时是杨柳絮飘飞高发时段。杨柳飞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受树种、热岛效应及小气候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在具体区域,如无明显降水、降温、大风等情
1
飞絮又来!孩子如何防护?
日前,北京发布了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一天之中,10时至16时是杨柳絮飘飞高发时段。杨柳飞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受树种、热岛效应及小气候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在具体区域,如无明显降水、降温、大风等情况,飞絮一般影响20天左右,高发期一般一周左右。
杨絮柳絮对一般人影响不大,但因其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可引起部分敏感人群,尤其是抵抗力低的孩子过敏。主要症状包括眼部瘙痒、红肿、流泪等;呼吸道表现为清水样鼻涕、鼻塞、频繁打喷嚏、喉咙瘙痒、咳嗽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气喘、哮喘等;皮肤上也可能出现干燥、红肿、瘙痒、风团等。
如何对抗飞絮?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惹不起,咱躲。飞絮会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一般中午最多,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即便要做户外活动,也要在杨柳絮比较少的时候,比如早晨、夜晚,降雨后等。
室内通风要关好纱窗,注意室内卫生,湿式清扫,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
躲不了,咱防。防絮入鼻——飞絮细小,易被吸入鼻腔,之后鼻塞、鼻涩、流鼻涕、打喷嚏接踵而来,严重的甚至引发气喘、哮喘等更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或疾病。敏感人群外出时需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口罩使用时应遵照其使用说明佩戴,佩戴时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密闭性更好的口罩防护效果更佳,但需按照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口罩。
防絮入眼——飞絮入眼,很难清除,会导致敏感人群眼睛红肿、流泪,上面携带的大量灰尘和细菌也会入眼引发炎症。外出时佩戴护目镜、眼镜等,尤其是骑行外出的孩子,飞絮迎面入眼的风险增大,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
包裹自己——皮肤易过敏的人群,尽量避免皮肤接触飞絮,否则皮肤瘙痒难忍,甚至红肿发炎。外出要“包裹”自己,戴帽子,穿长衣长裤。皮肤沾上飞絮后,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有助预防过敏或减轻过敏症状。当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千万不要抓挠,轻轻拍打、冷敷、涂止痒药可减轻症状。
及时清洁,注意安全
外出返回后应先洗手,同时清洗鼻腔和面部,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
2. 杨柳飞絮高发期要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尤其是附着在电暖器等加热电器表面以及家具和地板表面的飞絮,以防引起火灾。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切勿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以免加重病情。
2
孩子花粉过敏别慌,用药指南来帮忙
在享受美好春日的同时,不少孩子会出现风团、瘙痒、流涕、鼻塞、喷嚏、眼结膜发红发痒,甚至会出现咳嗽、气急、胸闷等现象,其实这些都是花粉过敏惹的祸。儿童花粉过敏,怎么解?接下来就来给大家介绍儿童花粉过敏可使用的部分药品。
用药指南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鼻用糖皮质激素
可以有效地缓解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等症状,且局部、全身副作用少、轻微。
注意:儿童较长时间使用鼻用激素时,应采用最小有效量,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抗组胺药
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可有效缓解轻度的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这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目前用于花粉症治疗的首选药物。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由于具有支气管保护、抗炎、抗过敏等多重作用,目前被用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与其他治疗哮喘药物合用时应该根据患儿情况减少合用药物用量。
鼻内减充血剂
鼻塞严重时可能会用到减充血剂缓解鼻腔水肿,国外指南建议使用不超过3天,国内指南建议使用不超过7天,建议咨询医生后权衡利弊使用。
特别关注:以上只是儿童适用的部分过敏药,仅供参考。药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家长不要随意买来直接给孩子服用!
3
春季诺如病毒高发!该如何预防?
春季,感染诺如病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感染诺如病毒以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以及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多样,具体包括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直接接触患者的吐泄物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以及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
预防诺如要做到这些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一是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做好手部清洁,建议可以使用肥皂或者是洗手液,用流水洗20秒钟以上。
二是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水,要喝白开水以及瓶装水,食用蔬菜和水果前要洗净。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我们吃的食物煮熟煮透,尤其是食用贝类产品时。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
三是做好居室日常清洁和通风,要确保厨房餐具的清洁,及时处理垃圾。
四是做好规范消毒,如果家庭成员出现了胃肠炎症状,我们要对其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对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要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对于卫生间以及门把手、马桶按钮等接触频繁、容易被病毒污染的区域和部位要定时进行消毒。
五是感染以后,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比如厨师、育婴员以及外卖快递员等不要带病上岗。
还有学校和托幼机构这些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高发场所,要落实好日常防控措施,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落实因病缺勤追踪和疫情报告,确保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定期做好对环境的清洁消毒,规范处理吐泻物,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最后还要做好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应对诺如病毒的意识和防控能力。
4
春季校园传染病,预防应该这么做!
乍暖还寒的时节,正是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托幼机构和学校人员密集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防护。除了上面提到的诺如病毒之外,春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还有猩红热和流行性感冒。
猩红热为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以轻症为主,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猩红热通常急性起病,可表现为高热伴咽痛,引起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乏力等。
如何做好预防?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加强日常健康监测
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报告制度,发现学生有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及时联系家长,明确诊断后按医嘱积极治疗,避免带病上学。
加强环境清洁
加强环境清洁,保持室内卫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做好重点区域(如教室、宿舍、食堂)开窗通风。加强对公共场所高频接触的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处,进行预防性消毒。
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学生和教职工健康行为的宣传引导。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同时做好学校饮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引导师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时,尽可能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可根据自身症状轻重程度,采取居家治疗或及时就医,避免影响他人。
注意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勤洗手,尽量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特别是食用贝类等海、水产品时要蒸熟、煮透。
积极锻炼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室外活动时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
责编丨唐莉莉
复审丨徐靖程 终审丨张雪莲
来源:小郑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