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变身食堂阿姨:她背后的人生密码是什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6 00:22 1

摘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毕业后一定要找一份看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才配得上名校毕业生这个身份。

一直以来,大家都对大学毕业生,有种刻板的印象。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毕业后一定要找一份看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才配得上名校毕业生这个身份。

可有个北大硕士生,毕业后竟然当起了“食堂阿姨”。

26岁的黄韵斐,是北大新闻传播硕士,刚毕业时,也曾和众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希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却相隔万里。

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时,每天繁重的任务指标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工作中出了差错,还要面对领导的斥责。

职场中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和激烈竞争,更是让她身心俱疲。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了解到北大餐饮中心在招服务员。

而她也早就想辞去这份精神紧绷的工作,找一份能让自己内心宁静的职业。

最终,她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到北大食堂当管培生。

她希望从一线食堂阿姨开始,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成为食堂经理,并拥有自己的健康食堂。

凌晨5点,别人还在睡大觉,她就已经在后厨忙开了。

每天早上到下午1点的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忙着洗菜切菜,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

但她却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做食堂阿姨是很开心的事。

因为比起在大厂的时候,这里没有内耗,没有绩效,身体上虽然劳累些,但精神上是放松的。

下班了没有其他七七八八的琐事,累了睡一觉就好了。

沾满油渍的围裙,配上“北京大学”的工牌,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这事一传到网上,瞬间就炸开了锅。

有人觉得太可惜,这么好的条件白白浪费了。

可她却不这么认为:“不是每个人,一定要去做科学家,什么家,去改变世界,而是在尽可能让自己自洽的人生里尊重每一种发自内心快乐的选择。

是啊,人生是自己的,谁规定一定要按别人的眼光活着呢?

毕淑敏曾说:“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我用它去做我喜欢的事情,这样我就能够快乐。如果我做的事情自己不喜欢,这样一辈子就太委屈自己了。让自己高兴,这应该是成功的标准之一。”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名校毕业生就要当高管拿高薪,或者做公务员等体面的工作。

而食堂工作是底层人才会做的,没什么价值的体力活。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当中,从事餐饮业的只有2.3%。

那些说她浪费学历的人,其实是担心自己读了那么多的书,却得不到想要的回报,怕高学历这块“金字招牌”不管用了。

但黄韵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击了这些偏见。

她把自己学到的传播学知识用在设计菜品上,每天能推出10种低热量餐品,少油少盐少糖,既好吃又健康,使剩菜率一下子降低了43%。

教育的作用,从来不是把人变成千篇一律的“零件”,而是让人有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

黄韵斐不是第一个打破常规的人。

2003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毕业后却卖起了猪肉。

当时好多人嘲讽他,说他读书无用,没出息,辜负了北大的培养。

但陆步轩没有被那些嘲讽打倒,而是潜心钻研猪肉生意。

他与北大校友陈生一起携手创业,努力打造高品质土猪品牌“壹号土猪”。

现在,他创立的土猪品牌一年销售额就能达到18亿。

20多年来,他靠着坚持和努力,打破了大家对职业的偏见,而当初质疑他的人,又有几个有他的成就呢?

2006年,来自内蒙古的石悦(不是当年明月那个),以70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高考理科状元,顺利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后来又在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深造,取得硕士学位。

然而这位头顶清华、北大光环的学霸,却没有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大展拳脚,却转身踏入了游戏主播这个毫不沾边的领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她却在游戏主播行业干得风生水起。

凭借扎实的历史知识,和对古代建筑、服饰、礼仪的深入了解,她在解说《仙剑奇侠传》的时候,把游戏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仅凭《仙剑奇侠传》的解说视频,就吸粉超1000万。

在她热爱的游戏解说领域里,不仅收获粉丝无数,还让她获得多项行业大奖,并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完成了从学霸到文化传播者的华丽转身,受到无数年轻人的热爱。

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在于能否唤醒自我,全力以赴,在热爱的事业里创造价值。

黄韵斐说,她在互联网大厂实习的时候,每天都要面对业绩和指标,感觉脑子很累,压力很大。

与以前的人喜欢进体制追求安稳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一份工作能否让自己开心。

调查显示,95后找工作时,62.3%的人把工作幸福感看得比工资更重要。

这种观念的变化,也让成功的标准更多元化。

成功不再是金钱和地位的简单定义,不是一味的追求高薪,而是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收获内心的满足和自洽。

当“打造健康食堂”成为新追求,我们就会明白,一份工作有没有尊严,不在于工作的名称,而在于内心的宁宁静与充实。

村上春树说:“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

黄韵斐的选择,像一把锋利的斧头,砍断了社会给我们设定的固定模式。

她在朋友圈里写道:“我的围裙口袋里装着《餐饮管理创新案例》,这不是妥协,而是新战场的入场券。”

在北大食堂的烟火气里,一场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

黄韵斐、陆步轩、石悦、……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我们:

真正的优秀,不是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标本,而是活成自己心里的风景。

最好的人生,是做自己,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希望我们能解开各种规矩和束缚,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让生活变得更真实。

大胆进取,开发自己灿烂多彩的世界,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PS:码字不易,如果认可文章,请在文章结尾给我点个【赞】和【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的动力。

来源:Time.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