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觉醒:当德清“蚕花庙会”遇上Z世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06:07 1

摘要: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五街八镇,地处江南腹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令其成为江南文化的交会点。作为一座拥有17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德清既保存着南朝陆修静炼丹的陆仙楼遗址,又产生过影响日本江户画坛的“南苹写生派”画家沈铨,更孕育出无数宝贵的非遗文化。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五街八镇,地处江南腹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令其成为江南文化的交会点。作为一座拥有17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德清既保存着南朝陆修静炼丹的陆仙楼遗址,又产生过影响日本江户画坛的“南苹写生派”画家沈铨,更孕育出无数宝贵的非遗文化。

清晨,当京杭大运河泛起薄雾,当船工号子透过几百年时光,在青石板路投下一圈又一圈细碎的光斑。德清这座裹着吴侬软语的县城便显露出它作为文化容器的本质——诗、瓷、桥、茶、舞、丝、珠,或从德清诞生,或在德清发光。二十四史中,《宋书》《梁书》《陈书》三部出自德清文人之手;四库全书收录42种德清典籍,连清代学者朱炜都感慨:“此地蚕妇皆能著书,童子可诵楚辞。”

在地方志研究者张明儿眼中,新市古镇的每条街巷都是活着的历史教科书。陆仙楼遗址残存的阴阳五行布局当中,暗合着《道德经》“负阴抱阳”的哲学精髓。这座南朝古建筑坐北朝南,与古镇“西安、东升、南昌、北平”等街道,共同构建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宏大观感。

此外,陆仙楼建筑内部设计融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这一点在新市古镇街道布置、桥梁命名与设计上有着最具体的体现。据张明儿研究,明朝时期,一些道学家便开始参与古镇的规划和设计,这一点,无疑令古镇的道学氛围愈加浓厚。

张明儿打小在新市长大,最开始听到关于陆修静的故事是源于仙潭(原东栅)的一条干涸的河道,老人说河道旁出过一个仙人,但不清楚叫什么名字,后来随着年岁渐长,他了解到历史和各种民俗传说,才知道那个仙人正是陆修静,陆仙楼是他修道的地方。张明儿原先的家就在新市最古老的一棵槐树边上,此树已历经多个朝代,“在当地有一种说法,先有槐树,再有新市,足以说明这棵槐树有多么古老了,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历史就在身边”。

与此同时,在新市古镇的西河口码头,非遗历史正以最鲜活的方式轮番上演。

2019年,新市马氏竹编入选湖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竹编的非遗传承人马吉林,从10岁起便跟随父亲学做竹编,其所学的马氏竹编技艺,源于其祖父马有宝。60多年来,马吉林用坚守捍卫匠心,从未放弃传统技艺。每当看到年轻人用竹编手机壳,穿竹纤维制作的服饰,马吉林常感欣慰。对他而言,这意味着传统手工艺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对新市茶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而言,茶糕这门手艺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一代代人用舌尖记忆传递温度。“作为从业者,我理解的传承不是把技艺放在展示图片上,而是让老手艺活在当下。每天和米粉打交道,和肉接触,这种指尖的直觉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匠人智慧。”沈丽芳如是说。

这一点,想必程阿新亦心有戚戚。多年来,他坚持手工捶打肉馅,因为在他看来,机器打的肉馅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家的味道、传承的温度,永远无法通过机器传达,我能通过手感判断肉馅的状态,什么时候黏性够了,什么时候肉质纤维被恰到好处地打散,可这些微妙的变化,机器全都捕捉不到”。

国风社团玩转德清蚕花庙会非遗市集

除了能够将上千年文明压缩进方寸之间,德清仍在吸引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此地驻足,当德清蚕花庙会遇见充满好奇的Z世代,非遗文化的每一次传承,都在向年青一代发出邀请的信号。

从这一层面来讲,年轻人往脸上装扮蚕花妆,绝非脂粉那么简单,而是递出一张又一张文化入场券,每产生一次共鸣,文化的DNA便完成一次优雅的转录。

如果说桑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那么德清当地的蚕花庙会及蚕花妆,作为其衍生载体,便是既承载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亦通过代际创新延续文化生命力。作为江南桑蚕文化活态传承的缩影,德清无疑为传统民俗现代化转化提供了“历史深度与当代活力并存”的绝佳范本。

中国桑蚕文化可追溯至黄帝时期,传说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被尊为“蚕神”。《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蚕花庙会源于古代“祭蚕神”仪式,彼时江南蚕农为祈求丰收,每年清明前后举行祭祀,供奉“蚕花娘娘”。

尼龙国风社团节惊喜嘉宾周洁琼以羽冠珍珠妆演绎春日诗意

谈及妆造选择,浙江大学溯泱汉服社社长可可轻抚面颊珍珠贴片解释,“宋制复原妆常用三白妆,但在自然光下不显色,珍珠妆既契合水乡意象,又能通过镜头传播传统文化。”可可很高兴参加尼龙举办的这次活动,在群里通知消息时,同学们迅速一呼百应。

何谓宋代珍珠妆?额间细珠点缀,如春蚕初吐丝线,发髻中央,用蚕丝制成花片,四周则以羽饰环绕,象征蚕蛾破茧化羽,寓意新生与希望。珍珠与羽毛交错,如织娘手中的经纬线,诉说着丝绸之路的兴盛,更寄托着千年来对丰收与福祉的祈愿。毫无疑问,这一妆容承载着蚕桑文化的记忆,象征着文明从孕育到蜕变的过程,恰似一只破茧成蝶的蚕蛾,在桑田与人间世代相传。

除了新晋蚕花妆,蚕花庙会的重要一环是蚕花姑娘们通过民俗演绎、祈福巡游等多种方式,展现“轧蚕花”文化的历史内涵与魅力。就像古镇一直流传的说法,“春来新市轧蚕花,沾得一生好福气。”

蚕花姑娘巡游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棣棠汉服社长小叶 ,之前曾多次打卡苏州,在抵达德清那一刻,见到小桥流水与青石板路,恍惚间幻视苏州,“二者给我的感觉真的很像,我昨天认真看了尼龙发放的庙会介绍,发现这里不止是桑蚕文化的起源,文化底蕴特别深厚,我特地去逛了丝绸博物馆,真的特别精美,德清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昨天我沿着桥一道一道往前走,越远离商业街区,古风就越浓郁。”

可可喜欢传统文化,一周有三天选择穿国风服装,她说:“德清的现代生活与古韵融合得恰到好处,穿汉服走在街上毫无违和感,只有爱美的小姑娘问妆造是哪里做的。感觉在这里穿汉服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走在街上,和那些拎菜的老人和嬉戏的孩童擦肩而过,能感受到生活在古镇的松弛感。”

小叶最早开始了解到汉服还在读初中,“那时是汉服的人很少,不像现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都有商业旅拍让大家体验汉服文化,走在大街小巷,人们对汉服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你可以穿很现代的衣服走在大街上,我也可以选择穿汉服打卡拍照,彼此都觉得ok,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传统文化,包容的环境无疑会让国人越来越文化自信。

可可带到德清的汉服是纱料的,很容易皱,打开行李箱那一刻,她曾经历过一次短暂崩溃,同行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同学发微信问她,“你要不要来我这里熨衣服?”之后,两人一边抻着衣服熨烫,一边自然而然聊起生活中的琐事。

“希望尼龙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拉近高校间的距离,还可以趁机交到很多朋友,年轻人真的可以一见如故。从杭州来德清的大巴车上,我和前排浙江财经大学的同学聊得也很开心,莫名其妙说了一句‘你晕车吗?’,对方说‘我不晕车’,就开启了对话,初次见面就能聊得投缘,这种碰撞特别珍贵。”

来德清新市参加蚕花庙会的国风社团同学

小叶和社团的朋友们度过了恩格尔系数颇高的两天,一直在逛吃逛吃,“这里的茶糕很有特色,有甜口咸口之分,我的建议是咬一口咸的,再来一口甜的。”小叶很喜欢德清的夜晚,“古镇夜晚的灯光不是那种商业化的,而是一种非常柔和的灯光,闲坐的茶摊很多,围炉煮茶的氛围很好,人们很喜欢唱歌,走在大街上随时都会开麦,每个人都很惬意,非常松弛。”

春和景明,尼龙带领20多所国风社团春游德清,从水上舞台的国风舞蹈与走秀,到古镇街头的乐器快闪,上百名国风青年穿行于古镇巷陌,青石板路上支起的手作团扇摊位与蚕丝灯笼相映成趣,水上舞台的汉服走秀伴着阵阵古筝引来游人驻足,共同见证一场融汇古意与新潮的国风盛会,当和煦的阳光洒满运河,让我们用镜头定格下这场春日雅集。

国风社团在水上舞台演出以及乐器快闪表演

项目统筹:李宝宝

社团运营:郝飞飞

监制:李璐璐

统筹:张申、张羽菲FayeB

撰文、采访:傅青

艺人摄影:扶卮

前期策划:Colon

社团统筹协助:傅青 朱广地 原华杰

活动摄影:王巍

艺人造型:kk

艺人发型:阿左

艺人化妆:潇潇(HUATIANQIBEAUTY)

艺统:Sami

艺人造型协助:lili

艺人摄影助理:徐靖平

合作鸣谢:浙江德清新市古镇

特别鸣谢: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时尚传播系

来源:怀风书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