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学习体会//李敏:在岁月与自我间寻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8:38 2

摘要:小学时,寒冬腊月的上学路充满欢乐。一路“溜冰”,即便摔倒,拍拍身上冰渣,又能嘻嘻哈哈奔向学校。周末则要去地里拔草,满足牛羊两三天的口粮。在玉米地里,胳膊被玉米叶划伤,汗水浸湿衣衫,背着比自己还重、装满杂草的化肥袋回家,听到村里老人赞许,满心都是自豪。

作为70后,我的童年是从琐碎的日常里开始的。做饭时,得先去麦场抱回麦秸秆或花生秆当柴火。想吃面条,就亲手擀制,再撒上少许芝麻油爆香葱花,简单却美味。

小学时,寒冬腊月的上学路充满欢乐。一路“溜冰”,即便摔倒,拍拍身上冰渣,又能嘻嘻哈哈奔向学校。周末则要去地里拔草,满足牛羊两三天的口粮。在玉米地里,胳膊被玉米叶划伤,汗水浸湿衣衫,背着比自己还重、装满杂草的化肥袋回家,听到村里老人赞许,满心都是自豪。

初中赶上收麦、秋收,先到场里翻晒庄稼,再骑着破旧自行车匆忙上学,穿错袜子、扣错扣子是常事,上课打盹也不少见。

高中时,父母觉得我能承担更多责任。有次凌晨4点多,就被叫起来去黄河滩区最远的地里拔草。坐在拖拉机拖着的简易木推车上,乡间泥泞坑洼,一路颠簸,我却能熟睡,甚至被甩到地上,爬起来又跳上车,引得家人大笑。

大学时,我利用寒暑假挣学费,还会给家人买礼物,虽然辛苦,却感到幸福。毕业后,为了编制和安稳,我回到县城。可渐渐发现,从穿衣到言行,都被无形的 “统一化标准” 束缚,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力产生矛盾,让我痛苦不堪。我试图改变自己迎合他人,却发现这比坚持个性更加痛苦,此后多年,我一直在寻找和谐宁静、能自由呼吸的空间。

幸运的是,好友艳杰接触到非暴力沟通,每次在操场上散步聊天,相关内容都深深吸引着我。今年,我终于有机会参加非暴线上课。开课前,慧慧老师耐心指导;小组练习时,老师们热情鼓励,让我感受到课程的魅力。陪伴7组的晓贞老师和海霞老师,她们的智慧与平静,给了我表达的勇气。吴辉的真诚,汪永霞老师、李新群老师对学生的大爱,都令我十分感动,也让我重新找回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

来源:鑫鹏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