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柳泉镇突出党建引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融合模式,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多方力量,引领辖区各族群众共同铺展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柳泉镇突出党建引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融合模式,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多方力量,引领辖区各族群众共同铺展和美乡村新画卷。
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凝心聚力同发展。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为推动民族团结工作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把党的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想宣传教育中,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等为载体,突出“线上+线下”“集中教育+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等相关民族知识,赴兰州石化石油精神教育基地、西固区博物馆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掌握。
民族团结+特色产业,携手连心共富裕。积极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挥党员带领群众致富作用,组织农技工作人员先后到各村,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民愿民情,以提升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群众收入为目的,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金融信贷支持、农业设施奖补政策扶持等有效举措,加快推进了食用菌产业链开发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平菇为主的食用菌已经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的优势产业和促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引擎。
民族团结+乡风文明,营造氛围全参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文化活动,开展“普法强基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村规民约发布”等一系列活动,在各族群众中广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曲艺、武术、书画、文艺等本地非遗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研学、展览、宣讲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10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促进辖区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基层治理,提升服务齐努力。围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构建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并定期组织网格员开展动态巡查,将民族宗教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网格,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把来信来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倾听基层民情民意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村级“法律明白人”职能。目前累计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为各族群众讲授民族宗教政策,宣扬民族团结内涵,传播民族团结精神,切实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供稿人:张月琪)
来源:弱电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