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拜读新华社发布的重磅檄文:《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
观当下的社会风气,最流行、最狂热的是娱乐至上。
网络中阅读量最高、播放量最大的是搞笑的图文与视频。
屏幕上最具收视率的是浮夸的偶像剧与古装戏。
电视机里夺人眼球的是低俗的综艺节目。
再看看所有的公共场合,抱着手机观看的内容,都是娱乐、娱乐......
新华社讨美檄文
往日里,见怪不怪,也就视若无睹了。
近日拜读新华社发布的重磅檄文:《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
原来“娱乐至上”竟然是美国推行“思想殖民”的手段之一!
正如新华社的檄文中所说:
美国思想殖民通过创造流行文化“吸引大众”、主导学术教育“培育精英”、操控话语叙事“自我美化”等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传播;各类流行文化品牌则以“美式生活”为载体,通过全球化扩张消解本土文化认同......
电脑写作
顿悟之后,就有必要对“娱乐至上”的来源、“娱乐至上”的传播、以及它的目的,做一个简要的评述,与感兴趣的朋友商榷。
美国旧金山
B1.什么原因使“娱乐至上”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娱乐至上”来自美国推行的、名为“奶头乐”的文化战略。
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由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出席的大会,主旨在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
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增加,二八法则将会应验,即:世界上会有20%的人搭乘全球化快车一路驰骋,80%的人会被“边缘化”。
于是,80%的人口与20%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奶头乐”理论。
布热津斯基认为可以给80%的被边缘者一个“奶头”,让他们在快乐中心安理得接受被抛弃的命运,以此避免与20%的精英间的冲突。
换句话说,80%的被边缘者安分守己了,20%的精英就能高枕无忧,
美国真人秀节目
布热津斯基还策划了用两种娱乐方式实现“奶头乐”战略:
一是发泄型娱乐,如开放色情产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等。
二是满足型娱乐,如传播众多的肥皂剧、偶像剧、真人秀等大众化视听娱乐。从而让大众不知不觉在“戏奶头”中乐不思蜀,丧失思考的能力。
美国暴力游戏
随之,美国的“奶头乐”战略在全球传播开来。
由于它采用了轻松愉悦的娱乐方式,很容易赢得了各国的青年人喜欢。色情产业与暴力游戏,使青年人执迷不悟;偶像剧、真人秀等娱乐节目,让青年人欣喜若狂。许多大学生因沉迷其中,荒废学业,丢了前途;不少青少年模仿暴力游戏中的人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互联网传播
恰好这个时期,互联网快速发展,给“奶头乐”战略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娱乐至上风靡全球。
作为互联网使用人数最多的中国,自然接受“奶头乐”侵袭与毒害的人也最多。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娱乐至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
影院观众
B2.娱乐至上所导致的种种乱象,使人头脑简单、娱乐至死。
因为中国人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与严肃艺术,最初分享娱乐,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快乐,使自己的生活压力得到了缓解,使焦虑情绪得以释放,喜欢娱乐型作品的观众也就愈来愈多了。
综艺节目舞台
为了提高收视率,媒体自然要迎合观众的需求,并借鉴美国搞笑、选秀之类的节目方式,不断地为观众提供新鲜与刺激性强的内容,并在观众的喝彩中,使作品或节目的娱乐功能愈来愈畸形,乃至没有了道德底线。
怪异的综艺节目
于是,娱乐圈的乱象出现了。
打开电视或网络,最多的是综艺节目,最张扬的是奢侈的场面和污浊的风气。
女演员穿着暴露,浓妆淡抹,一副娇艳的模样;男演员着装阴阳怪气,脚步扭扭捏捏,说起话来娇滴滴的伪娘模样。
最恐怖的是那些“选秀”、“相亲”之类的节目,暴露的尺度,胡言乱语的程度,打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群魔乱舞的演唱会
演唱会先是铺天盖地的造势,再是铺张豪华的置景。明星上台,废话、客套话没完没了,唱起歌来张牙舞爪,满场疯跑。至于他们唱的啥,观众几乎听不清楚。
乐队成员多留长发,着奇装异服,伴奏起来极其地夸张,不是摇头摆尾,就是四肢狂舞。
霸屏的流量明星
烂剧、浮夸剧几乎霸屏,流量明星占据了主要的影视市场。他们演动作戏要靠替身,台词用数字糊弄,事后靠配音演员填补。而他们的劳务又高的让人瞠目结舌。
某些娱乐明星被判刑、被封杀,暴露了流量明星的道德状况和人品素质堪忧......
网络
娱乐八卦更为泛滥,每天浏览网络,满目皆是娱乐圈的花边新闻,不然就是光怪离奇博人眼球的图片新闻。
而这些内容的阅读量或播放量又很高,这就诱导作者挖空心思地投放这方面的内容,从而掀起了一股娱乐至上的狂潮。
在娱乐至上的狂潮中,历史被戏说,经典被篡改,英雄被调侃,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被彻底地碎片化、庸俗化了。
狂热的娱乐潮
被娱乐至上淹没的人自然乐不思蜀,心中没有了国家大事、没有了目标信仰、没有了精神支柱,最终成为头脑简单、娱乐至死的物种。
而这正是美国思想殖民的目的,就如美国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所说:
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经济,而是控制人的头脑。
新华社抨击“思想殖民”的檄文
现在新华社用檄文的重锤,敲响了警钟,但愿还沉醉在“娱乐至上”中的人们,清醒与警觉起来,捍卫我们的民族文化,守住我们健康的精神家园......
来源:红旗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