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6日至28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河源市教育局、紫金县教师发展中心协办的“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活动在紫金县佑文中学开展。省、市、县区教研员,送教团队,河源市初中信息科技骨干教师100多人参与。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
携手共进,赋能未来
3月26日至28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河源市教育局、紫金县教师发展中心协办的“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活动在紫金县佑文中学开展。省、市、县区教研员,送教团队,河源市初中信息科技骨干教师100多人参与。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同课异构、评课研讨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PART.01
精心筹备
开启教研帮扶之旅
3月26日下午,集体备课与研课环节拉开帷幕。省、市、紫金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员以及紫金县备课团队10多人,围绕八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环境数据要感知”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河源市教育研究院信息化部副主任钱桂圭担任此次集体备课的主持人。在研讨过程中,省市专家和学校领导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钱桂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省教研院帮扶专家、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办公室主任、高级教师廖淑妍建议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拓宽思路和视野,将更多的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大家畅所欲言,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集体备课与研课环节
集体备课与研课环节
PART.02
推广智慧教育平台
助力教育资源均衡
3月27日上午,紫金县教师发展中心杜亮作专题讲座“探讨如何在县域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杜亮老师结合紫金县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并分享了在县域推广该平台的经验和做法。他强调,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平台的使用能力,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使用平台资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紫金县教师发展中心杜亮作专题讲座
PART.03
同课异构展风采
各显教学魅力
分别由紫金县佑文中学李静怡老师和广州市第五中学刘丹蓉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课题均为八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环境数据要感知”。两位老师以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为大家呈现了两场精彩的课堂教学。李静怡老师结合紫金县的实际情况,以当地的环境数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感知环境数据的重要性。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刘丹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她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紫金县佑文中学李静怡开展课堂教学
广州市第五中学刘丹蓉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直播形式让其他县区的老师参与听课
PART.04
深入评课研讨
共促教学进步
杜亮主持评课研讨活动。紫金县佑文中学校长张立均首先发表了感言,他代表学校对省、市专家的亲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佑文中学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指出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他表示,此次活动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教师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最后,他祝愿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李静怡和刘丹蓉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课。她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反思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接着,东源县教师发展中心的信息科技教研员江龙老师、省教研院帮扶专家廖淑妍主任、河源钱桂圭主任依次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江龙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他特别指出,李静怡老师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环境数据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环境数据的重要性。廖淑妍老师则从专业的角度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她建议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钱桂圭在点评中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特别称赞了刘丹蓉老师的授课表现,认为她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融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他希望教师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东源县教师发展中心的信息科技教研员江龙、省教研院帮扶专家廖淑妍主任、钱桂圭主任依次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
PART.05
构建人工智能课堂范式
培养未来科技人才
3月27日下午,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廖淑妍为大家带来了“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专题讲座。廖淑妍老师从人工智能教育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方法和实施策略。她指出,人工智能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的廖淑妍开设“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专题讲座
PART.06
总结交流
展望教育美好未来
3月27日活动最后阶段,钱桂圭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对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对河源市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河源市能够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河源市实际情况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未来科技人才。他强调,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推进河源市在信息科技学科的建设,为河源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梅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