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莽莽神州,万里蟠龙,千古涤埃。望龙头饮海,旌飘险岭;兵营守月,炮立坚台。垛口升烟,关楼耸日,烽火曾经照九垓。千秋过,叹沧桑巨变,史迹苍埋。
原玉:
沁园春•长城
作者:陶永德(黑龙冮》
莽莽神州,万里蟠龙,千古涤埃。望龙头饮海,旌飘险岭;兵营守月,炮立坚台。垛口升烟,关楼耸日,烽火曾经照九垓。千秋过,叹沧桑巨变,史迹苍埋。
遥思伟略雄才。竟一语关情好汉来。
昔秦皇拓土,人间垒筑;汉家逐鹿,世上营栽。唐盛边疆,明安塞漠,历代英豪尽展怀。功累世,看今朝华夏,大业宏哉。
诗人陶永德
这首《沁园春·长城》是一篇借景抒情、抚今追昔的佳作。作者凭借对长城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历史纵横捭阖的回顾,构建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文化画卷,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以及伟大精神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全词意境雄浑壮阔,情感真挚深沉,语言凝练且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陶永德与战斗英雄郅顺义
一、上阕赏析
(一)开篇营造雄浑意境
“莽莽神州,万里蟠龙,千古涤埃”,起笔便展现出宏大壮阔的视野。“莽莽”描绘出神州大地的广袤无垠,“万里蟠龙”将长城比作蜿蜒万里的巨龙,形象地勾勒出长城的雄伟姿态,“千古涤埃”则赋予长城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它历经千古岁月,见证并荡涤着世间的尘埃。
陶永德
(二)细致刻画长城景象
“望龙头饮海,旌飘险岭;兵营守月,炮立坚台。垛口升烟,关楼耸日,烽火曾经照九垓”,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对长城进行描写。“龙头饮海”生动地展现了长城东端入海处的磅礴气势,仿佛巨龙昂首啜饮海水;“旌飘险岭”描绘出旗帜在险峻山岭上猎猎飘扬的画面,增添了长城的豪迈与庄严;“兵营守月”勾勒出戍边将士在月光下坚守岗位的孤寂身影,体现了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和戍边生活的艰辛;“炮立坚台”突出了长城上炮台的坚固与威严。“垛口升烟”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中烽火燃起的紧张场景,“关楼耸日”则形象地写出关楼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烽火曾经照九垓”中“九垓”指代极高极远之地,强调长城在古代战争中烽火传递范围之广,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强化了长城的历史厚重感。
(三)感慨收束,过渡自然
“千秋过,叹沧桑巨变,史迹苍埋”,在对长城诸多景象进行细致描绘后,作者发出感慨。时光流转,千秋岁月已过,长城见证了世间的沧海桑田,许多历史遗迹也被岁月掩埋。“叹”字饱含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无限感慨,自然地引出下阕对历史人物和事迹的叙述。
诗人陶永德
二、下阕赏析
(一)巧妙过渡,点明主旨
“遥思伟略雄才。竟一语关情好汉来”,此句承上启下,由对长城的描写自然过渡到对历史上雄才大略之人的追思。“一语关情好汉来”巧妙化用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更点明了主旨,即对那些具有伟大抱负和卓越才能的英雄豪杰的歌颂,同时将长城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紧密相连。
(二)回顾历史,展现英雄业绩
“昔秦皇拓土,人间垒筑;汉家逐鹿,世上营栽。唐盛边疆,明安塞漠”,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朝代,高度概括地展现了历代英豪的伟大功绩。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拓土,并大规模修筑长城,“人间垒筑”形象地体现了这一浩大工程;“汉家逐鹿,世上营栽”描绘了汉朝创业者们在乱世中拼搏建立汉朝,并对长城进行经营建设;唐朝国力强盛,积极开拓和稳固边疆,“唐盛边疆”体现了唐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辉煌成就;明朝致力于安定塞北沙漠地区,“明安塞漠”突出了明朝对边疆防御的重视,这些都展示了不同朝代的英雄豪杰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努力。
(三)总括群英,彰显民族精神
“历代英豪尽展怀”,此句对上文中提到的各个朝代的英雄豪杰进行总结,表明他们在各自时代充分施展抱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
(四)着眼当下,升华主题
“功累世,看今朝华夏,大业宏哉”,作者将目光从历史拉回到现实,指出正是历代英豪的不懈努力和代代积累,才有了如今华夏大地的宏伟事业。此句表达了对当今中国繁荣昌盛的赞美与自豪之情,升华了全词的主题,使作品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与回顾,又充满对未来的信心与展望,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而努力奋斗 。
诗人陶永德
三、艺术特色
(一)修辞手法多样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如比喻,将长城比作“万里蟠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长城的蜿蜒雄伟;夸张手法,“烽火曾经照九垓”极言烽火影响范围之广,突出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外,还通过一系列动词和名词的组合,如“龙头饮海”“旌飘险岭”等,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三)语言凝练
作者用词精准、简洁,以寥寥数语便能生动地描绘出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例如“秦皇拓土”“汉家逐鹿”“唐盛边疆”“明安塞漠”等表述,高度概括了不同朝代的主要特征和历史贡献,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诗人陶永德
总体而言,诗人陶永德在《沁园春·长城》中展现出的才情令人赞叹。他能够汲取李白、苏轼等前辈大家的风雅精髓,并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同时结合自身对题材的独特把握,创作出文情并茂、风格豪放的佳作,在当代诗词创作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