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癌症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近日,一项关于FISH检测中湿度控制的研究发现,可能会改变多年来实验室的操作习惯,甚至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
在癌症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近日,一项关于FISH检测中湿度控制的研究发现,可能会改变多年来实验室的操作习惯,甚至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检测HER2、ALK等关键基因的金标准方法,但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湿度控制一直是个争议话题。传统经验认为“红色信号喜干,绿色信号喜湿”,但这一说法缺乏科学验证。最新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对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研究人员设计了三种湿度条件(低湿度5ml、中湿度15ml和高湿度25ml),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探针,对乳腺癌和肺癌样本进行FISH检测。结果发现,无论是红色还是绿色荧光信号,在较高湿度条件下均表现出更强的强度,与传统经验完全相反。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人员建议,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应更加注重湿度控制,适当提高杂交湿度可能有助于获得更清晰的信号,特别是在处理信号较弱的样本时。这不仅可能提高检测的成功率,还可能减少重复检测的需要,节省时间和成本。
该研究还反映了现代病理技术发展的趋势:从依赖经验到依靠数据。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对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操作细节都需要科学验证和标准化。这项研究为FISH检测的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其他病理技术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提高湿度总体上有益,但研究者也提醒,湿度过高(如加水过多导致水溢出)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实验室根据具体仪器和条件,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合的湿度范围。
这项研究不仅改变了我们对FISH检测中湿度作用的认识,更提醒我们,在医学检测领域,即使是看似微小的技术细节,也值得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和优化,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
来源:卡梅德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