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角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07:05 1

摘要:他总是坐在那张藤椅上,看着太阳从窗棂的东边挪到西边。藤椅吱呀作响,像在替他诉说些什么。桌上半杯凉透的茶,电视机里重复播放的戏曲,还有墙角那盆蔫了的吊兰——这些构成了李大爷的一天。他说,日子长得像磨钝的刀,割不出血,却磨得人生疼。

他总是坐在那张藤椅上,看着太阳从窗棂的东边挪到西边。藤椅吱呀作响,像在替他诉说些什么。桌上半杯凉透的茶,电视机里重复播放的戏曲,还有墙角那盆蔫了的吊兰——这些构成了李大爷的一天。他说,日子长得像磨钝的刀,割不出血,却磨得人生疼。

数据显示,中国近23.76% 的老年人像他一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4.75% 的人“经常感到孤独”。而在农村,这个数字比城市高出8.7个百分点。孤独像一片无声的雾,渗进他们的骨头缝里。

婚姻、经济、健康,是压在他们心头的三块巨石。丧偶和独居的老人,孤独感更重。经济状况差的,孤独感也更强烈。而那些被慢性病缠身的老人,孤独的比例更高。李大爷的老伴走了十年,儿子在南方打工,一年回来一次。他说:“钱汇来了,人也汇走了。”

但也有一些老人,在数字世界里找到了喘息。36.6% 的老年人会用智能手机,他们聊天、看新闻、刷短视频。数据显示,经常上网的老人中,84.7% 从不感到孤独。张阿姨每天在抖音上看孙子的视频,她说:“屏幕里的人会笑,比墙上的钟强。”

然而,更多老人被困在“数字鸿沟”里。他们站在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前手足无措,面对支付界面一脸茫然。70% 的老人最期待的不是物质关怀,而是子女每周一通半小时以上的电话。可这样的电话,往往被996、高房价挤成了奢侈。

孤独不只是情绪,它是病。长期孤独会引起认知障碍、抑郁、心血管疾病。有孤独感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增加了一倍多,跌倒的概率也更高。数据显示,60-70岁有孤独感的老人,平均寿命比其他人短3-5年。

社区尝试办过老年大学、舞蹈班,但能走出来的总是那些“硬朗”的老人。像王伯伯,88岁了,患上肌少症后不再出门。他整天蜗居在家,除了保姆,不见任何人。他说:“门外的世界是别人的,我只有四堵墙。”

子女们也有委屈。大城市的生活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停下就会被甩出去。他们汇钱、买保健品、雇保姆,却汇不出半小时的电话。一位女儿苦笑:“不是不爱,是爱不起了。”

专家说,要社区介入、政府支持、子女关怀。但李大爷说,他只需要有人听听那藤椅的吱呀声——那里面藏着他一辈子没说完的话。

夕阳又一次挪过窗棂。天黑了,孤独又醒了过来。

来源:雨中轻缓漫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