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有人知道,其实贵港也是产牛奶的。和北方的牛奶产自“奶牛”不同,贵港的牛奶是“水牛奶”!这些说起来就是故事了!威记记得小时候,老妈到贵港开会,拿回来几瓶舍不得喝的牛奶给威记几姐弟喝,那个醇厚香甜的味道至今难忘!
广西贵港,一说起牛奶,很多人都自然会想起它盛产于北方。如今超市中的牛奶以及制品等,基本也出自几大品牌,它们的奶源也是在北方。
少有人知道,其实贵港也是产牛奶的。和北方的牛奶产自“奶牛”不同,贵港的牛奶是“水牛奶”!这些说起来就是故事了!威记记得小时候,老妈到贵港开会,拿回来几瓶舍不得喝的牛奶给威记几姐弟喝,那个醇厚香甜的味道至今难忘!
说起来,贵港的牛奶,跟农垦有关。所以人们常说“先有西江农场,后有水牛奶”。可以这么说,这个西江农场“水牛奶”起码哺育了三-四代的贵港人,很多本地人和这“水牛奶”都有缘分和相互的记忆!
如今,贵港正向着“工业强市”的目标迈进,可不可以重塑“奶都”品牌,走特色农业之路助力发展?因为水牛奶正入列第七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说明发展前景还是很看好的!
水牛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比普通牛奶更香浓醇厚,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更高,曾是制作双皮奶、姜撞奶等广式甜品的上乘原料。西江农场的工人们至今还记得,清晨挤奶站前排起的长队,铁皮桶叮当作响,刚挤出的水牛奶还带着体温,表面浮着一层金黄色的奶皮。老贵港人总说,用这种奶煮出来的奶茶,香得能让人"咬掉舌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曾经遍布荷塘的水牛群逐渐淡出视野。但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一些乡镇开始尝试"水牛复兴计划"。
在"工业强市"的蓝图中,特色农业恰似一枚活棋。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不仅能唤醒几代人的味蕾记忆,更能为贵港增添一张飘着奶香的金名片。就像农场老职工说的:"当年我们牵着水牛走过甘蔗地,如今该让水牛带着我们走向更甜的日子了。"
还好,贵港已经在行动,借助农业底蕴,牛奶产业也是迅猛发展。因为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牧草种植、有机肥料生产、乳品包装等配套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根甘蔗两头甜"的产业格局——既保留了传统农业的基因,又注入了工业化的活力。
贵港的转型,需要这些区域特产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其实,没必要一个劲盯着平陆运河的红利或者“东融”之路,民以食为先,或许打造成为“菜篮子”更有前途!贵港要打造区域"菜篮子"的优势,关键要打好几张张特色牌。
首先,要深耕"富硒农业"这张金名片。贵港境内70%的土壤富含硒元素,这是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天然优势。若能将富硒青菜、富硒水果形成规模效应,完全可能建成面向粤港澳的硒品供应基地。
其次,要激活"江鲜水产"的传统优势。比如在港南区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发展"养殖-加工-观光"一体化产业。比如大圩镇的黄沙鳖,各地的小龙虾养殖等。
最重要的是构建"立体物流网"。贵港虽有西江黄金水道,但生鲜运输需要更灵活的体系。比如在城区周边布局5个产地集散中心,配套200辆冷链专车,形成"2小时鲜品圈"。建立"贵港专柜",让加工品变成网红商品。
不仅于此,贵港好友很多特产有待被发现和整合。
这种"特色农业+精准供应"的转型路径,比盲目追求工业项目更符合贵港实际。当大湾区主妇们习惯选购贴着"贵港硒菜"标签的果蔬时,这座城市就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何必一直念叨“贵港贵港,贵在有港”?让“广西奶都”品牌闪耀一样精彩!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来源:威记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