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3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直言 “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一声明,能否为持续多日、闹得沸沸扬扬的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关于预制菜的舆论纠纷画上一个句号?
9月13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直言 “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一声明,能否为持续多日、闹得沸沸扬扬的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关于预制菜的舆论纠纷画上一个句号?
9月14日,大象新闻记者实地走访郑州市一家西贝门店了解相关情况。该店厨师长表示,近日门店客流量虽有所下降,但总体影响有限。“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全部都是现炒的。”他强调。
记者在午餐时段随机采访了多位正在就餐的顾客。一位老顾客表示:“味道和我十几年前吃到的区别不大,如果完全是预制菜,我还是要回避。”而另一位顾客则持不同看法:“是不是预制菜,好吃就行了。不会特别去跟风。”
一个是敢说敢怼的 “网红大V”,一个是把西北菜开到全国的餐饮大佬,俩人一杠上,不光热搜上得飞快,还把 “餐馆该不该用预制菜”“消费者有没有知情权” 这些事儿,捅到了大家眼前。今天咱们就捋一捋,这事儿从开始到现在,到底是咋一步步闹大的。
1. 罗永浩吃了顿西贝发微博吐槽 “太恶心”
一切都从 9 月 10 号那天说起。罗永浩跟同事下了飞机,找地方吃饭,选了西贝莜面村。结果吃完没多久,他就在社交平台发了条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这顿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希望国家赶紧立法,让饭馆必须注明用没用预制菜。”
该言论一出,网上直接炸了锅。“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西贝回应被吐槽” 这些话题,立马冲上了好几个平台的热搜。毕竟罗永浩自带流量,加上 “预制菜” 这事儿本身就戳中不少人 —— 大家出去吃饭,总觉得 “现做” 才值那个价,要是花了高价吃的是预制菜,心里难免膈应。
2. 西贝先回应 “没预制菜” 但没按住舆论
西贝这边反应也快,工作人员很快就出来解释:“我们家牛大骨每天现煮,莜面都是店员当场手搓的,哪来的预制菜?炒菜用的蔬菜也都是每天新鲜到店,现场炒的。”
可这话没怎么管用。大家反而更好奇了:罗永浩说 “几乎全是预制菜”,西贝说 “全是现做”,到底谁在说实话?舆论不仅没平息,反而越传越凶。
3. 贾国龙亲自下场硬刚罗永浩 还要起诉
到了 9 月 11 号晚上,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接出面了,态度很刚。他先是还原了罗永浩吃饭的过程,说 “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接着抛出两个细节怼回去:第一,罗永浩一行人吃完走的时候,服务员问他们吃得怎么样,当时说的是 “挺好”;第二,他们结账的时候还积了会员积分,这些事儿都发生在罗永浩发 “恶心” 微博的一个小时前。
最后贾国龙放了狠话:“这事儿肯定要起诉罗永浩。”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西贝还宣布,从 9 月 12 号开始,全国 370 多家门店都对外开放后厨,消费者只要遵守卫生规定,想参观哪道菜的制作过程都可以。甚至还搞了个 “罗永浩菜单”,把罗永浩当天吃的那几道菜,在全国门店都标出来,意思是 “欢迎大家来查”。
4. 罗永浩不甘示弱 悬赏十万找证据
面对贾国龙的硬刚,罗永浩直接回了句 “嗯,我准备好了”,接着就开始逐条反驳。
针对 “当面说挺好” 这事儿,他解释:“走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们怎么样,我不想难为服务人员,所以就说了句“挺好的”,这也好意思拿来说事?!” 他还详细说了当天吃的菜:羊排有隔夜重烤的味儿,葱香烤鱼里的葱带着腥味,也像隔夜的。莜面汤百分百是隔夜的味道。牛肉土豆条感觉也是隔夜的炖菜。
不光嘴说,罗永浩还搞了个 “大招”:发了个十万块的悬赏,公开找西贝用预制菜的 “实锤”,呼吁西贝的员工,要是知道内幕,就私信联系他。
悬赏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网友晒了张食品包装图,上面写着 “小牛焖饭牛肉包 2.5kg(堂食袋装)”,生产日期是 2024 年 12 月 27 号,保质期 9 个月,还标注了 “加热后食用”“非直接提供消费者”。罗永浩立马追问:“‘堂食袋装’又是‘非直接提供消费者’,这到底啥意思?”
西贝客服很快回应:“这不是西贝堂食能用的,是我们之前有个叫‘小锅牛腩’的快餐子品牌用的料包,现在那个品牌早就停了。现在西贝不管外卖还是堂食,全是现做的,没预制菜。” 这一轮交锋,双方还是各执一词。
5. 西贝发公开信晒流程 贾国龙说 “遭遇最大危机”
9 月 12 号下午,西贝先发了封公开信,态度还是很强硬:“罗永浩这么指责我们,还用‘恶心’这种词,我们坚决不接受,也不会姑息。”
信里还把罗永浩当天吃的 13 道菜,一道一道拆解了制作流程,说每道菜都是门店现场加工的,不属于预制菜,欢迎大家去查。同时再次强调,会开放所有门店后厨,以后还会开放食材原产地、中央厨房、牧场这些地方,让大家看清楚。
当天下午,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挺激动,说这是西贝成立以来遇到的 “最大外部危机”。他算过账,9 月 10 号和 11 号,全国门店每天营业额都少了 100 万,12 号估计得少 200 到 300 万。“现在天天忙着自证清白,身边人都劝我‘忍一忍’,但我觉得没错,这官司必须打,哪怕生意不做了也得打。”
6. 罗永浩开直播掰扯 吐槽西贝 “玩文字游戏”
9月12日晚上,罗永浩干脆开了场直播,在抖音、微博、B 站同步播,称不反对预制菜,希望借此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近一小时的直播仅抖音单平台观看人次就超百万。
直播里,他拿出了一堆西贝后厨 “预处理菜品” 的照片,有去刺黄花鱼柳、牛肉酱、羊排、鸡肉、猪排烩酸菜这些,保质期从 9 个月到 24 个月不等。罗永浩还展示了一张冷冻海鲈鱼的包装照片,包装上配料表显示其复配水分保持剂含有7种食品添加剂。
他觉得西贝是在 “玩文字游戏”,称现做菜和预制菜有明显差别。预处理的原材料不能是保质期长的冷冻半成品。他还提到,2024 年 3 月国家六部门就发过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西贝说 “一道预制菜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同时他还夸了老乡鸡,说人家就做得明白,把菜品分成 “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 三类。
顺便,他还吐槽了西贝的价格:“一个古法戗面馒头卖 21 块,这价格都赶上米其林餐厅的包子了,就算是现做的,也太贵了吧?”
7. 罗永浩宣布“事儿告一段落” 大家等着看新规
9月13日这天,罗永浩发了近 30 条微博,继续说西贝的事儿,但最后一条微博里,他松了口:“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据《第一财经》报道,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很快会向社会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这也正是罗永浩一开始呼吁的。
他转发这条消息时,再次明确了自己的态度:“1.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比如图省事儿,赶时间,没胃口时对付一下等等。2.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8. 现在啥情况?事儿 “停了” 但大家还在关心这些
目前来看,罗永浩单方面说 “告一段落” 了,但西贝这边没说要不要继续起诉,双方也没再公开吵。不过这事儿引发的讨论,还没完。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以后出去吃饭,能不能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吃的是现做还是预制菜?餐馆用预制菜,是不是得标清楚价格,让大家觉得 “值”?预制菜的国家标准何时出台?别再让商家和消费者因为 “定义” 吵来吵去。
说到底,罗永浩和贾国龙这一吵,把餐饮行业里 “预制菜透明化” 的问题摆到了台面上。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管最后官司打不打,能推动行业更规范,让大家吃饭吃得明白、放心,才是最实在的。
在这场持续三天的舆论纷争里,数据呈现出戏剧性的一面。罗永浩微博账号涨粉超30万,粉丝量突破百万大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贝这边遭受了经济上的冲击。据贾国龙透露,在短短三天里,西贝的营业额损失可能高达 400 万至 500 万元。
一边是罗永浩在舆论场的影响力飙升,一边是西贝在经营层面的明显受挫,这场预制菜风波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然超出了一场普通商业争论的范畴,后续预制菜相关规范究竟如何出台、餐饮行业又将如何调整,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来源 | 大象新闻 张攀 路风浩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