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超越自我?重大校长开出“三问处方笺”:格局×深耕×勇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22:15 1

摘要:作为一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自1948年招收首批研究生以来,始终秉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宗旨,构建了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重庆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9月14日,重庆大学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校长王树新以“以问启智 向新而行”为题,为新生学术生涯指明方向。

作为一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自1948年招收首批研究生以来,始终秉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宗旨,构建了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学校锚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高标准建设科学中心、工科实验大楼、信息技术科研楼等基础设施,打造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及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等前沿阵地,并谋划智谷校区与医学科技创新园,为学子提供多元成长路径。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学校的科研实力,更为研究生阶段的深度学习与创新实践筑牢根基。

王树新指出,相较于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研究生学习更强调在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需实现从“学习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跨越,成长为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卓越研究者和创新者。

王树新围绕强化“问题意识”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问计天下”,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家国命运与人类福祉的宏大叙事中。他以抗战时期重大师生在防空洞坚持教学科研、冯简教授主持建造中国首座短波电台传递胜利捷报为例,以及自动化学院博士生丰宇宸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于国防装备的实践,诠释了学术报国的赤诚;二是“究问本源”,于精微处求解“真问题”。通过鲜学福院士探究煤矿瓦斯运移规律构建国际领先渗流理论、李永毅教授深耕拉丁语翻译辨析跨语际传播义理的案例,倡导学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三是“诘问未知”,在前沿领域探索“新问题”。刘汉龙院士团队利用微生物修复文物开创文化遗产保护新范式、杨士中院士团队聚焦太空“借电”破解能源传输瓶颈的创新实践,展现了突破边界的勇气与智慧。

“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从来都是同频共振的。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中。”王树新鼓励新生拓宽全球视野、拥有未来眼光,既要读万卷书更要知天下事,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以“问计天下”的格局胸怀家国,以“究问本源”的执着深耕学术,以“诘问未知”的创新开拓未来,在不断追问与求索中博纳学识、锤炼本领、超越自我,绘就新的人生华章。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