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馒头用面粉蒸出来,外表白白嫩嫩,看着健康。可其中的学问很大。白面在磨成粉的过程中把原本的麸皮、胚芽去掉了,只剩下淀粉。这样一来,营养打了折扣,升糖速度却飞快。
馒头看似最家常不过的早餐,但对于血糖不稳的人来说,却是一记“暗箭”。就像老话说“饭好吃,命要紧”,吃错了主食,再努力锻炼都可能白搭。
其实馒头只是一面旗子,背后躲着的,是一群潜伏在日常餐桌上的“血糖推手”。今天就把这几样揪出来,提醒大家少碰或换个法子吃。
馒头用面粉蒸出来,外表白白嫩嫩,看着健康。可其中的学问很大。白面在磨成粉的过程中把原本的麸皮、胚芽去掉了,只剩下淀粉。这样一来,营养打了折扣,升糖速度却飞快。
有研究比较过精制面粉做的馒头,血糖上升速度比糙米饭还要快。对于有糖尿病风险的人,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所以不是馒头有毒,而是它太单一,缺乏纤维和蛋白的“刹车力量”。
很多人早晨就一碗稀粥加两个馒头,看似清淡,其实血糖可能飙得比油条还快。这个误区很常见,越是想吃得健康,结果越容易走偏。
说到升糖快的食物,馒头只是排头兵,后面还有五类常见得很。
白米饭算一个。尤其是精白长粒米煮出来的软饭,升糖指数能到70以上。很多人觉得主食就靠它顶饱,结果半小时血糖上去,两个小时又饿得慌,反复波动。
再说水果。别以为水果全是健康代表。西瓜、哈密瓜、荔枝这类,糖含量都偏高,血糖曲线走得比过山车还猛。吃一口确实爽,可对胰岛的负担很沉重。相反,苹果、柚子这些更“稳当”。
还有饮料。哪怕是打着“无糖”的旗号,很多饮料里加了糖醇、果葡糖浆。喝下去没几分钟,身体照样要快速处理,血糖难得平稳。有人说“我不喝碳酸饮料,只喝现榨果汁”。问题是果汁剥掉了纤维,糖吸收更快,往往比整颗水果更伤。
零食更不用多说了。比如酥脆饼干、蛋糕、膨化食品,一小包就能顶上几块方糖的热量,更坏的是,这些零食油脂和糖掺在一块,胰岛素要费双倍劲。
还有一种常被忽视的,就是加工主食。像年糕、米粉、馄饨皮,这类东西经过反复加工,颗粒更细,血糖快速爬升一点不比馒头逊色。尤其是年节时,吃起来没节制,血糖稳不住很常见。
怎样把风险降下来很多人听说这些食物可能升糖快,就干脆不敢吃了。其实没必要走极端。吃饭这件事,讲究的不是完全禁,而是搭配。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主食加个“刹车片”。比如,馒头配点青菜或鸡蛋,可以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因为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能让胃排空得慢一点,自然不会一下子冲高。
主食能换就换。有条件的话,把白米饭换成杂粮饭,哪怕是一半糙米加一半白米,效果就大不同。玉米、燕麦、小麦胚芽这些,都是能帮血糖平稳的好选择。
水果上,也不是不吃。学会掌握分量就好。半个苹果、半根香蕉,配合着坚果一起吃,不仅营养更均衡,血糖波动也能小一些。大原则就是“少量多样”,别一次猛吃一大堆。
饮料最好离得远远的,真想解渴,就喝水。不喜欢,可以煮点淡茶,或者自制柠檬泡水,这些对血糖影响有限,还能增加水分和矿物质。
零食方面,还是那句老话——“嘴馋不怕,就怕放纵”。偶尔吃是调剂,天天捧着当正餐,那就是养病。可以用酸奶配坚果、水果切片当“零嘴”,既满足口感,也能稳住血糖。
很多家庭里还有个习惯,爱追求“细粮精做”。白面粉、白米都觉得高级,但恰恰是这种“过分精细”,让人落入高血糖的陷阱。越接近天然状态的食物,往往越能帮身体省心。
再说个大家容易忽略的点,吃饭速度。狼吞虎咽,不管你吃啥,血糖都抬得快。慢慢嚼,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就是一种天然的“降速器”。
一些老人常说,“饭要七分饱,菜要多样化”,这话别嫌土,背后就是现在流行的营养均衡理念。大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小事上掉以轻心,就容易踩坑。
想稳住血糖,靠的不是某一个食谱,也不是某一种“神食材”。关键是一整套习惯,从选择食材到吃饭节奏,都要稍微用点心。细水长流,胜过一时激进。
吃馒头没错,错的是把它当唯一的依赖。学点搭配、留点心眼,才是真正的护身符。
想法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回头看看自己家餐桌。每天那几样主食,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孙子健,王建萍. 常见主食升糖指数测定及营养学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2019,19(3):123-129.
[2]刘静,李碧,姚娟. 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5):401-405.
声明: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非诊疗建议,请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习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本文涉及的内容旨在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无不良引导。
来源:岐黄张大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