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高管直播抢座风波:一场流量狂欢背后的商业伦理拷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17:12 2

摘要:2025年4月8日,一场看似寻常的网红直播活动,将长沙本土餐饮品牌文和友推上风口浪尖。在这场国际顶流“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国行直播中,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因争夺座位、威胁同行等争议言行,引发全网声讨。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高管个人行为与品牌形象的

2025年4月8日,一场看似寻常的网红直播活动,将长沙本土餐饮品牌文和友推上风口浪尖。在这场国际顶流“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国行直播中,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因争夺座位、威胁同行等争议言行,引发全网声讨。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高管个人行为与品牌形象的深度绑定,更折射出直播经济狂飙下的商业伦理困境。

直播镜头中的“权力游戏”​​

4月6日晚,甲亢哥在长沙文和友的直播吸引了数百万网友围观。镜头中,身穿绿色上衣的翁东华为抢占甲亢哥身旁的座位,对一路追随甲亢哥的重庆“卤鹅哥”撂下狠话:“我们都是做餐饮的,希望在长沙能相互尊重,让我介绍一下,不然明天去重庆。”语气中的威胁意味让现场气氛骤冷,卤鹅哥最终起身让位。这一幕被实时直播记录,迅速点燃舆论。

网友很快扒出,这位“绿衣男”正是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天眼查显示,其担任湖南文和友小龙虾有限公司董事及多家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将文和友从路边摊打造成“餐饮迪士尼”的核心人物之一,翁东华曾主导品牌的文化策展与场景营造,如今却因一场直播中的失态,让企业陷入“霸道文化”“职场霸凌”的质疑。

​​从商业竞争到网络暴力:一场失控的舆论风暴​​

事件发酵后,文和友客服证实已接到多起人身攻击电话,长沙市相关部门表示将介入调查,而天心区市监局则认为“属个人行为,建议报警”。网友的愤怒不仅针对翁东华本人,更蔓延至品牌:社交媒体上,“再不去文和友消费”“高管素质代表企业文化”等声浪此起彼伏。

这场风波恰似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流量经济的两面性。文和友此前借助甲亢哥的全球影响力,试图将长沙美食文化推向国际——数据显示,甲亢哥中国行期间,其体验的高铁、市井生活等内容在海外平台引发“真实中国”的热议。然而,当企业将高管与网红捆绑营销时,却未预料到个人言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高管即品牌代言人,一次失言足以摧毁十年积累。”

​​文化输出还是流量投机?​​

更深层的争议在于,这场“座位争夺战”暴露了文旅营销的功利化倾向。甲亢哥此前在重庆、成都的直播因展现原生态市井生活获赞,而长沙站却因过度商业化操作翻车。文和友作为“老长沙”的文化符号,其打造的复古社区本意是致敬市井烟火,但高管争抢镜头、胁迫同行的行为,恰恰与品牌宣扬的“平凡日常”背道而驰。

有评论尖锐指出:“当企业把文化情怀异化为流量工具,再精致的布景也只是表演。”这种矛盾在直播行业尤为凸显——甲亢哥的“无剧本”直播被质疑精心策划,文和友的场景营销被指消费集体记忆,而网友的情绪宣泄又从理性批评滑向网络暴力。

​​反思:流量狂欢中的底线何在?​​

这场风波给所有追逐流量的企业敲响警钟。其一,商业成功不能凌驾于基本尊重之上。翁东华威胁卤鹅哥的“明天去重庆”,被解读为利用地域优势打压同行,触碰了商业公平的底线;其二,品牌形象需与高管言行统一。文和友曾凭借“市井精神”崛起,但创始人的“上位者姿态”恰恰消解了这份初心;其三,社会需要更理性的讨论空间——从批评企业到电话恐吓,正义感与攻击性仅一线之隔。

截至发稿,文和友尚未发布正式声明,仅以“已汇报领导”回应公众质疑。而甲亢哥的直播仍在继续,镜头前的长沙夜市依旧人声鼎沸。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我们记住的应是臭豆腐的香辣和小龙虾的酣畅,而非争夺流量时的难看吃相。”当商业野心褪去浮夸,对文化的真诚敬畏才是最长久的流量密码。

来源:长浅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