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中,运河边的孩子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的童年没有现在孩子手中的iPad、游戏机,甚至经常挨打挨骂。
最近,央视热播剧《北上》火了。
剧中,运河边的孩子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的童年没有现在孩子手中的iPad、游戏机,甚至经常挨打挨骂。
但他们的笑容依旧灿烂,内心依然纯净,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反观现在,很多孩子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他们却总是闷闷不乐,对很多事都没有兴趣。
这不禁令人深思: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
痛快地玩耍,糟糕情绪得到疏解
剧中,花街四人组谢望和、夏凤华、邵星池、周海阔干过不少调皮捣蛋的事。
每到夏天,运河上就有装满西瓜的商船路过。
以夏凤华、谢望和为首的“偷瓜队”便分工协作,跳上船偷西瓜。
之后跳水潜逃,在运河中玩耍,享受清甜解渴的西瓜。
他们还在运河里捞河蚌,把河蚌强卖给周叔叔,以此换取一些零花钱。
为此,他们没少挨父母的责骂,有的甚至因此挨揍。
他们也会心情低落,但没过多久又生龙活虎起来。
几个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里、运河边疯跑,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玩着玩着,糟糕的情绪得到了疏解,烦恼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格雷指出:
“玩耍是儿童应对压力、创伤和逆境的自然方式。”
在玩耍中,孩子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过去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玩耍。
跳皮筋、捉迷藏、打弹珠、跳房子……
这些游戏不仅让他们锻炼了身体,他们在奔跑、跳跃、追逐中,也释放了天性。
可现在的孩子呢?
要么被关在家里写作业,要么被送去各种兴趣班、补习班。
即使有时间玩耍,也只能玩一些电子游戏。
这些游戏虽然有趣,却无法让孩子真正放松。
相反,长时间盯着屏幕,还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烦躁。
久而久之,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疏解,心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所以,看到孩子痛快玩耍时,先不要着急上火,更不要急三火四地把孩子摁在书桌前面学习。
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更愉悦、身心健康地成长。
真挚的友谊,慰藉心灵创伤
马思艺10岁时被妈妈带给奶奶抚养,她因此来到了花街。
换了生活环境,加上对妈妈的想念,初来乍到的她过得很不开心。
幸好有几位好伙伴,他们热情地接纳了她。
夏凤华拉着马思艺挨家挨户串门,让马思艺感受到花街的人情味和温暖;
小伙伴一起送她新书包,照顾到了她的尊严;
马思艺因长得漂亮经常被同学捉弄,谢望和、夏凤华便带队胖揍那个同学,保护马思艺不受欺负。
有了他们的帮助,马思艺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花街的生活,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花街五人组”共同面对困难、分享快乐与悲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和信任。
这种友情无疑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
过去的孩子有很多玩伴,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周末还会相约一起玩耍。
这不仅能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也有了可以倾诉的对象。
如今的孩子,玩伴很少。
一次闲聊,表姐说,周末她儿子阳阳想找同班同学玩一会儿。
她打电话帮儿子约人,可是连打了三个电话,对方都说孩子没空。
一个要忙着赶作业,一个要补习作文,还有一个要学街舞。
无奈,阳阳只能和宠物狗玩了。
其实,朋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认为:
“同伴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同伴群体中,孩子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应对压力。
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支持和安慰,从而增强心理韧性。
所以,孩子有几个知心的朋友,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父母不必担心孩子和朋友玩耍而耽误学习,心情舒畅了,学习往往事半功倍。
父母的关爱与智慧,为孩子筑起坚实的心理防线
剧中有好几位妈妈,我最喜欢夏凤华的妈妈李燕。
虽然李燕没少因为女儿不用心学习、成绩糟糕而责骂女儿。
但她对女儿的关爱无处不在。
她不反对女儿追星,给了女儿极大的自由和包容;
当女儿追赶潮流,想买一条有破洞的牛仔裤时,她嘴上说着家里钱不多不给买,却亲手为女儿制作了一条,满足了女儿的心愿;
更重要的是,当夏奶奶带回一个男孩,要给夏家延续香火时,她坚决反对。
她尊重女儿的意愿,无法接受女儿受委屈。
在她的呵护和关爱下,夏凤华快乐长大,总是热情洋溢,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如同小太阳。
即使夏凤华后来生病了,她也能积极面对,没有颓废。
剧中还有一位爸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睿的爸爸可以说是“智慧型”父母的典范,他对儿子陈睿的教育方式堪称“理想型”。
他既不像传统家长那样高高在上,用权威去压制儿子的想法,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儿子平等交流,尊重他的想法。
在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他发现儿子陈睿有早恋的小苗头,没有像妻子那样用“堵”的方式阻止儿子。
而是用自己过去的经历,通过现身说法教育儿子,让儿子懂得:
“如果想给对方幸福,就一定要想尽办法地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
陈睿听了爸爸的话,收起了小心思,全力以赴备战高考。
无论是夏凤华妈妈,还是陈睿爸爸,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小题大做,更没有紧张焦虑。
其实,父母的焦虑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最大来源。
正如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
“父母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导致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和自我怀疑。”
当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的成绩、前途时,孩子就会感到压力山大。
他们害怕让父母失望,于是拼命学习,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陷入抑郁和内耗,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宽松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远离心理疾病。
过去的孩子经常挨打挨骂,但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玩耍,有合得来的伙伴可以倾诉,有宽松的环境可以成长。
这些因素,让他们能够及时疏解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从而远离心理问题。
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优越,线下生活却不够充实,玩伴也很少。
这些缺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且如果没有及时疏导,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反思:
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玩耍?
是否支持孩子交友?
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自由?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时,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愿每个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来源:读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