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3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美国出口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美国限制中国集成电路的歧视性政策发起专项调查。这发生在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前的关键时刻,美国刚对中国的芯片产品加征关税并禁止中国芯片进入美国市场。中国这次出手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
2025年9月13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美国出口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美国限制中国集成电路的歧视性政策发起专项调查。这发生在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前的关键时刻,美国刚对中国的芯片产品加征关税并禁止中国芯片进入美国市场。中国这次出手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商务部的调查文件显示,美国低价倾销的芯片严重冲击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生产。过去几年中国自己建起的模拟芯片产能已能满足大部分需求,现在却因为美国的低价策略被迫陷入竞争劣势。调查报告里没用花哨词汇,直白说就是要保护自家工厂不被挤垮。
有意思的是,美国对华芯片禁令恰好是特朗普签署的新法令。这个时间点明显有讲究——谈判在次日开始,美国原本想用制裁施压,结果中国直接摆出对等反击。有专家私下说,中国手里攥着法律武器和产业实力,就是告诉美国“别以为能随便卡脖子”。
反倾销调查瞄准的是模拟芯片,这类芯片虽然技术含量比AI芯片低,却是工业设备、汽车电子的基础。中国现在能自己造,说明最起码的生存线已经守住。反歧视调查则直指美国新规中的“中国元素禁令”,这种排斥性政策违反国际规则,中国要是不管,外贸企业损失会很大。
商务部发言人讲话很实在,没喊口号,只说维护企业利益是天经地义。他们还提到,中国芯片出口渠道早就不是只有美国一条,东南亚、欧洲都有新客户。这算是给美国放话:没你也能活,但谈桌上该争的寸步不让。
美国国内反应分化,半导体协会急得跳脚,而白宫还没公布回应措施。有消息透露,美方代表私下联系中方,想把谈判桌上的议题提前“热处理”。但中国商务部的态度很硬气,反倾销调查是按程序来的,不可能中途撤回。
观察家注意到,中国这次动作有两个特点:一是精准卡在美国谈判前两天,二是把反击范围控制在具体领域不搞全面对抗。有分析说这是“有限威慑”,既不让步也不激化矛盾。
现在第四轮谈判已经开始,两国代表在西班牙碰头,但会场外的气氛明显紧绷。美国财经频道直播时,主持人反复念叨“中方到底要什么”,其实答案就在商务部的调查文件里——公平对待,别耍小聪明。
谈判桌上的每一步都被实时解码,但真相可能很简单:中国用实际产业能力说话,美国却在技术封锁和合作需求间摇摆。至于谁能在这场拉锯中坚持更久,或许要看接下来几个月双方公布的贸易数据了。
芯片战从没停过,只是换成了新打法。中国这回亮了底牌,美国该怎么接招,全世界都在看。
来源:新月说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