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芯片巨头德州仪器、博通三年内对华出口芯片价格暴跌52%,销量却增长37%。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直指美企倾销幅度高达300%,导致2023年起中国芯片行业由盈转亏,2024年亏损扩大7.05%。国内企业圣邦股份、纳芯微等被迫跟跌,利润空间严重压缩。9月13日
美国芯片巨头德州仪器、博通三年内对华出口芯片价格暴跌52%,销量却增长37%。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直指美企倾销幅度高达300%,导致2023年起中国芯片行业由盈转亏,2024年亏损扩大7.05%。国内企业圣邦股份、纳芯微等被迫跟跌,利润空间严重压缩。9月13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国产芯片在车规级、RISC-V架构等领域取得突破,但高端芯片仍依赖进口。
来源微博
这根本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价格绞杀。美国企业拿着政府补贴,用低于成本300%的价格向中国倾销芯片,表面是降价促销,实则是要扼杀中国刚刚起步的半导体产业。
看数据就明白:美企芯片价格腰斩,但出货量暴增37%。他们宁可亏本也要抢占市场,就是要用资金优势拖垮中国企业。国内厂商被迫应战,2023年全行业亏损,2024年亏得更多。这不是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而是典型的经济战。
中国芯片产业确实存在软肋。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到10%,高精度ADC芯片几乎全靠进口。40nm以上成熟制程扎堆竞争,大家都挤在同一个赛道打价格战。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更是明目张胆打压中国技术发展,连三星在华工厂的授权都被撤销。
来源网络
但美国人低估了中国企业的韧性。纳芯微的数字隔离芯片已经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在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超过60%。华为昇腾910D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阿里玄铁突破RISC-V架构限制。中芯国际55nm BCD工艺量产,华虹半导体12英寸IGBT晶圆做到国内第一。
反倾销调查不是保护落后,而是给国产芯片争取发展时间。如果裁定成立,预计能为国内企业腾出20%-30%的市场空间。这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公平竞争为前提的技术追赶。
最令人振奋的是中国芯片企业正在改变打法。士兰微、斯达半导采用IDM一体化模式,减少代工依赖。思瑞浦与中芯国际联合开发工艺,南芯科技100W电荷泵芯片打入OPPO、三星快充供应链。这些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产业生态共同突围。
短期阵痛不可避免。反倾销可能促使美企转向东南亚设厂,国内企业还要面对技术爬坡的挑战。美国在2nm以下先进制程依然领先,国产7nm量产仍依赖ASML光刻机。二级市场存在泡沫,寒武纪市盈率超3000倍,部分企业估值脱离实际业绩。
来源网络
但这就是产业升级必须经历的过程。没有哪个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是在温室内长大的,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政策支持和企业决心,缺的只是时间。
芯片战争没有硝烟,却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每一次打压都是倒逼自主创新的动力,每一次制裁都在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中国芯片产业正在经历从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这条路很难,但必须走下去。相信用不了三年,我们就能在成熟制程领域重构全球定价权。
你看好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未闻花名